吗啡的作用与功效与副作用

1、临床上常用的止痛药物可以分为非甾体抗炎药和麻醉性镇痛药两大类,后者目前在疼痛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手术镇痛,术后镇痛,癌症疼痛的治疗。2、非甾体类药物有很多,说一个大家熟悉的,2-芳基羧酸类的布洛芬,也就是芬必得。非甾体类药物消炎作用强,镇痛作用相对弱一些。3、麻醉性镇痛药按照药物来源有三种分类4、一,天然的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5、二,...

1、临床上常用的止痛药物可以分为非甾体抗炎药和麻醉性镇痛药两大类,后者目前在疼痛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手术镇痛,术后镇痛,癌症疼痛的治疗。

2、非甾体类药物有很多,说一个大家熟悉的,2-芳基羧酸类的布洛芬,也就是芬必得。非甾体类药物消炎作用强,镇痛作用相对弱一些。

3、麻醉性镇痛药按照药物来源有三种分类

4、一,天然的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

5、二,半合成衍生物,如二已酰吗啡(海洛因),双氢可待因

6、三,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如哌替啶(杜冷丁),芬太尼族(如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喷他佐辛,美沙酮,等等

7、所有的阿片类受体激动药(如吗啡,哌替啶等),短期内反复运用均可产生耐受性,须逐渐增加剂量方可产生原来的效应,对药物产生了依赖,也就是成瘾性。

8、吗啡,是阿片类中主要的生物碱,主要作用就是镇痛,常用于急性疼痛病人。

9、就镇痛强度而言,芬太尼、瑞芬太尼是吗啡镇痛效价的75—125倍,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5—10倍,而镇痛强度作用最强的是二氢埃托啡,镇痛效价是吗啡的6277倍。

10、所以,临床上,很多疼痛吗啡止不住,都可以改用其他镇痛药。

11、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临床上吗啡作为镇痛药来使用已经越来越少。吗啡除了具有镇痛作用以外,还有很多其他作用,抑制呼吸,组暗释放引起过敏以及哮喘病人的哮喘发作,还有的会产生尿储留,吗啡这些副作用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使用。还有一点,吗啡还常作为心衰引起的急性肺水肿的综合措施,促进肺水肿消失。

12、因此,随着科技发展有了越来越多作用强,效果好,副作用少的镇痛药,吗啡作为镇痛药来使用,已经逐渐被其他更好的镇痛药替代,无论怎样,吗啡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的、经典的药物,在临床上仍然还有它的用武之地。

主要成分:人参烯,人参喹酮,人参甙,人参宁,;尚含有人参酸,维生素A,B1.B2,C,苦味质,无机盐,粘液,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胆碱等。

处方名:人参,吉林参,朝鲜参,石柱参,红参,白参,边条参,参须尖。

药理作用:有滋补强壮作用,能大补元气,宁神益智,健脾,益气,生津。其原理为:

1.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工作能力,减轻疲劳。即“开心益智”,“令人难忘”;又能“安神定志”;

2.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提高人体对外界不良条件刺激的抵抗力,起強壮作用;

3.增强性机能,促进促性腺激素样作用,治疗男女的性机能衰弱;

4.强心:加强心脏收缩力,其特点与强心甙相似。对心脏病人是通过改善心肌代谢而使心功能攻善;

5.降血糖:与胰岛素有协同作用;

6.改善消化吸收和代谢功能,增进食慾,促进旦白质合成,改善脂肪代谢,抑制或降低胆固醇;

7.抗过敏: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水肿有效,可能与其抗组织胺作用有关;

8.抗利尿:作用与去氧皮质酮相似;

9.实验证实:人参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对实验性胃溃疡,实验性心肌炎有一定的防和治的作用。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性脱症和慢性虚弱。

A,大补元气,适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特别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血管功能不全(脉沉微细伏,肢冷,自汗等气脱亡阳患者。)如属出血不止的休克者,可用独参汤抗休克,以争取时间针对出血原因进行处理;如属心衰伴休克者,则须配附子,方如参附汤,效力更好。

总之,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休克时,人参有助于稳定血压和逐渐撤用升压药;

B,用于脾胃虚弱,能健脾益胃,故对消化系的疾病(肝炎,慢性胃炎,溃疡病等)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腹痞满,泄泻,呕吐等脾胃虚弱的症状,常配白术,茯苓,方如四君子汤。特别适用于病后体虚,消化吸收差的患者,可加快元气恢复;

C,用于贫血:补血药配人参可提高疗效;

D,用于肺肾不足的虚喘:配温肾纳气药如蛤蚧,胡桃,熟附子,五味子,方如人参定喘汤;

E,治疗糖尿病,解除热性病耗伤津液之口渴者。

人参能降低轻型糖尿病的血糖和减少尿糖排出;对中型糖尿病可减轻口渴和全身衰弱症状;部分病人血糖降低不理想,可配滋阴补肾药如熟地,天冬,山萸肉等,方如消渴飲;

热性病耗伤津液,口渴,多汗,短气,可配麦冬,五味子,方如生脉散。此方对治疗休克也有一定作用;

F,治疗神经衰弱,对兴奋型(心肾不交)有安神,止惊悸,消除精神恍惚者,常配茯苓,远志,益智仁,酸枣仁等;对抑制型(心脾两虚)能减轻疲劳,提高脑力,常配黄芪,白术,桂圆肉等;对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自汗,可配五味子,白芍,浮小麦,麦冬等。

G,治疗性机能衰弱,尤其对麻痹型和早泄型疗效较好,常配巴戟,肉苁蓉,枸杞子等,方如阳萎汤;

H,扶正祛邪,常与解表,清热,攻下等祛邪药同用,适于外感或温病而有阳虚的患者。例如阳虚兼表证者,可在发汗解表药中加人参(常用党参代),以益气解表,方如参苏飲;

此外,人参还可用于治疗牙周病,防治放射病,提高视觉的适应能力。

禁忌:1.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等实热证,忌用人参。如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多服人参易致脑血管意外,虚寒型的高血压患者,可小量服用。收缩压>180.mmHg,一律禁用;湿热型的水肿,肾功能不全者也应慎用;失眠烦燥属实证者不宜用,用后睡眠更差;感冒发热一般不用或慎用人参,以防助火。2.有些人长期服用人参而产生头痛,失眠,心悸,血压升高等,停药后可渐消失。3.服人参防其大热会助火时,须配麦冬,天冬;防其气滞不畅时,须配川贝,陈皮;4.人参不与藜芦並用。

最后,介绍各种人参比较:吉林参,边条参,石柱参,红参同类,药性较朝鲜参和缓,治阴耗津枯,有虚火虚热的体弱病者较宜;

朝鲜参振阳力猛,抗休克效力更好;

参须苦寒,补气之力较差,可治气弱津虚者,也治小儿夏季疖肿(6克,炖瘦肉汤服。)

以上结合现代医学综述,供参考。

白芍药;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芍药的根,主产于安微、浙.江、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入肝经。

1,平肝止痛;本品性味苦酸寒,善泄肝火,故适用于肝阳亢盛引起的头痛,眩晕症,多与钩藤,菊花同用;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腹疼痛,取本品泄肝气以缓里急,可与柴胡,枳实,甘草等同用,如四逆散;用于痢疾腹痛之症,也取本品泄肝缓急的作用,可与黄芩、甘草同用。

2,养血和阴;用于阴血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以及带下、崩漏等症,取其养血和阴之功,多与当归,熟地等同用;用于营卫不和、表虚自汗之症,则取其和营敛阴之功,可与桂枝同用。

[使用注意]前人认为,本品不宜与藜芦同用(反藜芦)。

1、据化学分析,本品有挥发油,苯甲酸,芍药花甙,芍药醇,芍药硷,树脂等。

2,据抗菌试验,白芍在体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据药理研究,本品对胃肠平滑问,肌有不同程度的松弛作用,故有缓挛止痛作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