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菜花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又名地菜、护生草、芊菜、净肠草、地米菜、香菜、鸡心菜、菱角菜、鸡脚菜、蓟菜、菱角菜。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全草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原产我国,目前遍布世界,我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早在公元前300年尽荠菜的记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郊区开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开始引种栽培,不过仍处于零星生产的范围里。荠菜...

又名地菜、护生草、芊菜、净肠草、地米菜、香菜、鸡心菜、菱角菜、鸡脚菜、蓟菜、菱角菜。

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全草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

原产我国,目前遍布世界,我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早在公元前300年尽荠菜的记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郊区开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开始引种栽培,不过仍处于零星生产的范围里。

荠菜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荠菜含有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液及肝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还有降血压的作用。荠菜所含的登皮甙能够消炎抗菌,有增强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还能抗病毒,预防冻伤,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也有疗效。荠菜中所含的二硫酚硫酮,具有抗癌作用。荠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防止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消化道中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可预防胃癌和食管癌。荠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食用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排泄,从而增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荠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因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原,所以是治疗干眼病、夜盲症的良好食物。

1.特别适合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患者。对于干眼病、夜盲症、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症有特殊功效,另外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

2.荠菜可宽肠通便,故便溏者慎食。

可煎汤,炒菜,做饺子食,或入丸散,捣烂外敷。

荠菜味甘,性平,凉,入肝、肺、脾经;具有和脾,清热,利水,消肿,平肝,止血,明目的功效;主治痢疾、水肿、淋证、乳糜尿、吐血、衄血、便血、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

1、将连秆的地菜,剪掉根须,清理掉枯黄叶子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2、准备好材料:鸡蛋、马蹄、生姜片、红枣(份量根据就食者人数增减)。

3、将洗净的地菜花、鸡蛋、生姜片、马蹄加入适量清水(以盖过材料面为准)开煮。

4、鸡蛋煮熟后,用勺把锅里的鸡蛋壳轻轻磕破(以便入味),加入红枣,再煮约15分钟即可,出锅前依各人口味调一点盐或糖,或者什么都不放。盛到碗里,清香扑鼻,地菜花煮出的汤水也是绿的,就连光溜溜的蛋壳上也染上一层淡淡的绿,沁人心脾的香啊!

1、今天农历三月三,是上巳日,按湖北的传统民间风俗在这一天是要吃地菜花煮鸡蛋的。

2、地菜也叫荠菜,46月是荠菜的花期,绿杆上面星星点点地开满了白色的小花。春食荠菜赛仙丹,农历三月三,采摘地菜花煮鸡蛋,按民间的说法是春食荠菜赛仙丹,可以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所谓中午吃了腰板好,下午吃了腿不软。还好,菜市场里到处都是一堆堆刚刚采摘的地菜花,0.5元1把,很便宜哦!

3、地菜花煮鸡蛋,最常见的煮法,就是将洗净的地菜花+鸡蛋+清水煮熟即可。不过,我今天的做法,略有不同,跟隔壁阿姨学的,感觉味道更好。

1、番茄菜花挺好吃的,即营养,又能增进食欲。菜花是十字花科蔬菜,抗癌防癌,清化血管,含有丰富的维C,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常吃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

2、番茄菜花的做法,我来分享一下。白菜花和西兰花都可以。

3、食材:菜花,番茄,葱花,盐,番茄酱。(也可以不用)调料简单,主要靠番茄来提升菜肴鲜美的味道。做法:我这里以加番茄酱为例

4、‖清洗菜花菜花先分成大朵,用水冲洗几遍,再掰成小朵,掰不好的茎部用刀切一下,锅内烧开水,菜花焯水一两分钟,(变色后捞出,去除残留的农药)捞出控净水分备用,番茄切成小块,便于出汤汁。

5、‖炒制菜肴锅内加油,放入少许番茄酱,再加一点水,熬制粘稠,然后加入葱花翻炒,随即放入焯好的菜花和番茄继续翻炒均匀,炒至菜花熟透,加盐适量。

6、菜花别炒过火,营养流失,口感也不好。加番茄酱目的是为了使菜肴的颜色更漂亮,增进食欲。按照自己的口味,番茄加多少都可以,带有一点味道就行。

7、‖这道菜注意盐不要加多了,放番茄酱的菜肴,咸了味道不好,(番茄炒蛋也一样,淡一点味道鲜美)在炒番茄酱时,适当加一点糖,口感适中。

8、不加番茄酱直接先炒番茄也可以,适当加一点水,把番茄炒出汤汁,在下入菜花翻炒,炒熟即可。

9、好喽,番茄菜花做好了,番茄和菜花的搭配别有一番风味呢!

有机菜花在每年春季或秋季采用播种方式进行种植,春季1月下旬播种,3月下旬定植,5至6月采收,秋季7月中旬播种,8月定植,10至11月采收,种植温度在20℃左右。

生产有机菜花基地应该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无污染的地区,选择优质、抗病且高产的曼陀绿等优良品种。

选择排水良好、地势较高、土层深厚、通风向阳的地块作为苗床,播种前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入5000千克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整地完成后在畦面上覆盖10厘米厚的营养土。

春季播种前将种子放于30至40°的温水中浸泡2至3小时,控制温度在20至25℃进行催芽,1至2天种子露白后可进行播种,秋季播种,不用对种子进行处理,可用干籽直接播种。

播种前将苗床灌足水,使土壤湿透15至20厘米,播种时把畦面划出间距5厘米左右的浅沟,将种子播种在沟内,覆盖上0.5厘米厚的细土,播种后搭拱棚盖膜,密闭大棚,使苗床温度高于25℃,在幼苗全部出土后撤下塑料膜,下雨时再盖。

春季育苗,在幼苗长出真叶前,逐渐增大通风量,保持苗床白天温度在20℃左右,夜晚温度在10℃左右,秋季育苗,在幼苗长出真叶后,拔除长势不良、患有病害的幼苗,每隔3至4天浇1次水,保持苗床湿润。

在幼苗长有4至5片真叶时可以进行定植,定植前清理田间杂草,结合深翻整地,施入每667平方米100至150千克饼肥,灌足底水,定植时选择健壮且整齐的幼苗,参考株距40至50厘米,行距60至70厘米的方式,可定植2000株左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