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药性功效与作用

1、什么东西都不神奇,神奇和有效更不是一个概念。也难怪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钓界主流好像除了忽悠和欺骗,更有甚者就是否定一切的无知了~2、1,发展了几千年的药品,能做到起死回生或者别人有病就自己没病吗?——不能。但是为什么各国要鼎力发展药品?人人离不开医药?3、2,调料出现的更早,能做到一种调料帮助你成为大厨吗?锯末加上调料能谁都爱吃吗?——不能。但是,家家离不开调...

1、什么东西都不神奇,神奇和有效更不是一个概念。也难怪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钓界主流好像除了忽悠和欺骗,更有甚者就是否定一切的无知了~

2、1,发展了几千年的药品,能做到起死回生或者别人有病就自己没病吗?——不能。但是为什么各国要鼎力发展药品?人人离不开医药?

3、2,调料出现的更早,能做到一种调料帮助你成为大厨吗?锯末加上调料能谁都爱吃吗?——不能。但是,家家离不开调料……

4、3,鱼饵添加剂也一样,甚至和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一个道理。什么东西都应该有其本身该有的作用————而不是神话它、误解它、诋毁它~

5、4,商品饵,都有大量的添加剂,甚至多数是低劣、违禁的……号称环保野钓的是不是用的更多呢?为什么此类饵料能号称野钓通杀?这里边的十几种添加剂是无效的吗?

6、所以,看待什么,都不能绝对化,更不能过于片面,赋予什么东西不可能达到的作用和效果。随便拿一瓶家里孩子喝的饮料,看看上边的添加剂都有啥……医药用添加剂、食品用添加剂、饮料用添加剂、饲料用添加剂——唯独饵料不应该用吗?显然不是的。饮料中的这些添加剂不能帮助您成仙或长寿、治病——但是可以满足口味、保质、符合一些人的爱好……仅此而已,钓鱼小药,其实也不例外~前提下用对,也有其该有的作用~

(一)小麦的形态特征,小麦属禾本科,共5个种,我国栽培的小麦品种,主要属于羔通小麦种

1.根:麦根由种子根(又叫胚根,初生根)和次生根(又叫节根或不定根)组成。种子根3-6条,在发芽时从胚轴下部陆续发生,第一真叶出现后即停止产生。次和一根在分蘖开始以后,从分蘖节上发生。一般每生长一个分蘖,就在该分蘖节上长出1-2条次生根。分蘖具3片叶以上时,又可逐渐形成自己的根系,所以分蘖越多,根系越发达。

2.茎:小麦茎细而直立,园筒形,富弹性。主茎一般有13-14个节间,冬小麦一般9-14节,其中地上部节间伸长4-6个。近年推广的矮杆抗倒品种,株高多为80-100cm。茎基部地表下由不伸长的节间、节和腋芽密集的节群构成分蘖节,每节叶腋内有分蘖芽,条件适宜可长成分蘖。分蘖节交识着大量以分枝互相连会的维管束群,联络着根系和地上部,是苗期营养物质分配和运输的枢纽,也是苗期养分贮藏器官,大量糖分累积在分蘖节,使细胞液浓度提高,苗期抗寒力增强。适宜的播种深度可使分蘖节在土中保持适宜深度,以利于贮藏养分和安全越冬,同时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培育壮苗。

3.叶:小麦有以下几种形式的叶子:(1)盾片(子叶);(2)胚芽鞘(鞘叶);(3)一般绿色营养叶(真叶);(4)分蘖上的先出叶(分蘖鞘);(5)花序上的颖、稃(变态叶)等。盾片即子叶,着生于胚的一侧,不伸长。胚芽鞘是保护幼苗出土的器官,为一圆筒形叶鞘,具两条脉纹,顶端有一小裂缝,真叶由此伸出。胚芽鞘的颜色有红、绿两种,但也有上部红色,下部绿色者。分蘖鞘是位于真叶鞘之中包围在腋芽外面的一个鞘形叶片,顶端开裂,分蘖从顶端伸出。<br>真叶是正常的绿叶,由叶片、叶鞘、叶舌、叶耳组成。叶片狭长,左右不对称;第一片叶顶端比较紧硬呈钝形,其它各叶尖锐;老叶在距尖端3.5cm处有一收缩的叶束。叶鞘基部联合,上部分开环抱茎杆,有加强茎杆强度,并具光合和贮藏养分的作用。叶舌位于叶片与叶鞘交界处,为叶鞘内表皮的延长部分,可防雨水、灰尘、害虫侵入叶鞘。叶耳爪状有茸毛,着生于叶片基部两侧,其颜色是鉴别品种的标志之一。主茎上的叶片数因品种,播期、气候而不同,一般春性品种9-11叶,冬性品种12-14叶。在分蘖节上着生近根叶,伸长节上着生茎生叶4-6片。同一茎上叶片,自下而上渐次增长、增宽、倒二叶最长,倒一叶最宽,倒一叶又称顶叶和旗叶。

(1)穗:小麦为穗状花序,穗轴多个大头朝上的楔形节片组成,整个穗轴呈曲折形。小穗无柄,着生在各穗轴节片的顶端,每个小穗又形成一短轴,叫小枝梗,小枝梗可分若干短节,每个短节上着生一朵小花,每个小穗有3-9朵小花。但一般仅下部两朵小花戏院有结实。每个小穗基部,相对着生两个颖片。

(2)花:每朵小花的外面,有一个外颖和一个内颖,相互对生,外颖呈船形,顶端有芒或无芒,内颖呈鞋形,两侧包于外颖之内。外颖内倒,有两个无色鳞片。每花有雄蕊3个,雌蕊1个。

5.果实和种子:小麦籽粒生产上叫种子,为一不开裂,含有单粒种子的颖果,籽粒颜色有红、白两种。小麦果实成熟时,其单粒种子的种皮与果皮紧密相连,不易分离。粒形卵圆,一侧较平,其背面光滑,朝向内稃的一面有内陷的腹沟。籽粒顶端有短而坚韧的果毛。胚着生于果实背面基部,长度约为籽粒长的1/4-/1/3,位于腹沟相对的一侧,外为明显皱缩的籽实皮所覆盖。腹沟两侧叫做果颊,一般为圆形隆起状态。

大麦属禾本科大麦属,该属有近30个种,但具经济价值的仅栽培大麦一种。

大麦包括有壳大麦(皮大麦)和裸大麦,通常说的大麦系指有壳大麦。裸大麦又叫裸麦,浙江一带称元麦,青藏等地叫青稞。大麦植株与小麦相似,茎秆较小麦柔软,叶片较小麦略宽,颜色较淡,叶耳、叶舌较大。大麦花序属穗状花序,每节片上着生3个小穗,每个小穗仅有一朵小花。多数品种有芒,有的品种芒成帽状钩芒。大麦多数品种的籽粒皮在成熟时可分泌一种粘性物质,将内、外稃紧密结合,以致成熟后不能与籽粒分开,故常叫有壳大麦,而少数品种的籽粒皮不分泌粘性物质,籽粒与内外稃分离,故叫裸大麦。大麦籽粒中间较宽,两端尖。大麦内稃基部有一退化小穗轴,叫做基刺或腹刺,形态随品种不同而异。

栽培大麦根据小穗发育特性和结实性,可分为三个亚种,即多棱大麦、中间型大麦和二梭大麦。

1.多棱大麦:每穗轴节片上三个小穗均能发育结实。按小穗排列位置和形状特征,又可分为六棱大麦和四棱大麦两个类型。

(1)六棱大麦:穗轴节片短,着粒密,每穗轴片上三个小穗与穗轴所成的夹角大而相等,所以,从穗顶端俯视,可见穗上有六条穗棱,即穗横断面呈六角形,故称六棱大麦。

(2)四棱大麦:穗轴节片长,着粒稀,小穗间的间隔大。每节片上居中的一个小穗紧贴穗轴,其余两个小穗与穗轴角度较大而向两侧伸展,故横断面呈四棱状,称为四棱大麦或稀六棱大麦。四棱大麦一般穗子较长,但籽粒大小不整齐,三分之一籽粒较大,三分之二籽粒较小。

2.中间型大麦:每穗轴节上有结实小穗1-3个。不整齐,无利用价值。

3.二棱大麦:每穗轴节上有三个小穗,仅中间一个小穗正常结实,整穗仅具两行结实小穗,故称二棱小麦。麦穗扁平,籽粒较大,整齐而饱满。(五)燕麦的形态特征;燕麦又叫莜麦、油麦、玉麦等,属禾本科燕麦属,学名AvenaSativaL.。燕麦属有16个种,我国栽培最广的为普通燕麦中的有壳燕麦(AvenaSativaL.)和裸燕麦(a.nucaL.)。前者颖长而硬,后者颖短而软。一般所谓莜麦即为裸粒燕麦,其蛋白质含量可高达21%。

1.根:初生根3条,次生根可入土可达2米。

2.茎叶:茎高约1米,其直径较小麦、大麦为大,有4-8个伸长节间。叶鞘与叶片颜色不同。叶舌卵形,顶端有细齿,因而与大麦及黑麦不同,没有叶耳或极不明显。叶片比小麦稍宽,变异较大。叶缘及叶背有细毛,这一特征可作为品种鉴定的依据。叶鞘与叶片相交处有所谓叶颈,又称叶关节,多数燕麦叶颈发达。3.花:属,每穗小穗数有20-150个,每小穗2-5朵小花,通常顶生小花为雄花或。所谓“单花燕麦”即基部一朵花结实;“双花燕麦”则有两朵花结实;“三花结实”的情况很少。两颖片等长或不等长,光滑,具7-13条明显的脉。外稃基部有膨大的基盘,内稃薄呈膜质,比外稃短。雄蕊3枚,雌蕊1枚,二裂式羽状柱头。

4.果实和种子:燕麦籽粒除裸燕麦外,内、外颖紧包子实,但去壳比皮大麦容易。籽粒长椭圆形,表面有茸毛,其内部构造大致与小麦同,其糊粉层有两层细胞,而小麦只有一层。

(四)青稞(英文: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主要产自、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青稞在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从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已推出了青稞挂面、青稞馒头、青稞营养粉等青稞产品。在药性功效方面,青稞具有补脾、养胃、益气、止泻、强筋力之功效。

青稞的根系属须根系,由初生根和次生根组成。初生根由种子的胚长出,初生根一般5-6条,多的有7-8条。初生根在幼苗期从种子发芽到根群形成前,起着吸收和供给幼苗营养的重要作用。初生根数目多少与种子大小和种子活力密切相关。种子大而饱满,生活力强,其初生根数目较多,长出的幼苗也健壮。反之,子粒瘦小,千粒重小而不饱满的种子,其产生的初生根数目少,幼苗弱瘦。在良好的土壤条件下,秋播青稞越冬时初生根入土深度可达60~70cm,到生育后期,有的品种初生根可达200cm左右。

青稞茎直立,空心茎。有若干节和节间组成,地上部分有4~8个节间,一般品种5个节间,矮杆品种一般3个节间,茎基部的节间短,愈上则愈长。茎的高度一般(株高)80~120cm,矮杆品种株高60~90cm。茎的直径2.5~4mm,茎包括主茎和分蘖茎。它们均由节和节间组成。茎节可分为地上茎节和地下茎节,地下茎一般有7~10个不生长的节间,密集在一起,形成分蘖节。地上茎节通常有4~8个明显伸长的节间,形成茎杆。

成熟前期的青稞茎杆是直立的圆柱体,茎的表面光滑,呈绿色,成熟后期变黄色,也有少数品种茎杆带紫色。茎节维管束密集,彼此交错,形成横隔,实心。茎下部的节间和上部节间大部分被叶鞘包围。

青稞的节间由下而上逐渐变长,茎基部第1、2节间是否短粗与其抗倒伏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栽培上应尽可能缩短基部节间长度促使其节间发育健壮,穗下部节间应适当拉长。茎壁厚度与抗倒伏也有一定关系,茎壁厚,弹性好茎杆重点下移,可提高抗倒伏能力。

青稞的叶厚而宽,叶色较淡,冬性和一些丰产品种,叶色较浓绿。叶着生在茎节上,每一完全的茎杆一般具有4~8片叶,最上面的一叶叫旗叶,青稞的叶依其形态与功能分为完全叶、不完全叶和变态叶三种。

青稞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一般较宽,叶片含水量普遍比小麦叶片高。主茎叶片数因品种类型而异,冬性和半冬性品种叶片数较多,春性品种较少。多数品种的叶片数在11~16片之间,主茎叶片数与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关系较大,肥水充足,主茎叶数增多。整地粗放或播种过深易导致出苗延缓,叶片数减少。

青稞的花序为穗状花序,筒形,小穗着生在扁平的呈“Z”字型的穗轴上。穗轴通常由15~20个节片相连组成,每个节片弯曲处的隆起部分并列着生三个小穗,成三联小穗。每个小穗基部外面有2片护颖,是重要的分类性状。青稞的护颖细而长,不同品种的护颖宽度、绒毛和锯齿都是不同的。

小花有内颖和外颖各1片,外颖是凸形,比较宽圆,并且从侧面包围颖果,外颖端多有芒。内颖呈钝的龙骨形,一般较薄。小花内着生3个雄蕊和1个雌蕊,雌蕊具有二叉状羽毛状柱头和一个子房。在子房与外颖之间的基部有2片浆片。青稞开花是由浆片细胞吸水膨胀推开外颖而实现的。

在植物学上,青稞的种子为颖果,籽粒是裸粒,与颖壳完全分离。籽粒长6~9mm,宽2~3mm,形状有纺锤形、椭圆形、菱形、锥形等,青稞籽粒比皮大麦表面更光滑,颜色多种多样,有黄色、灰绿色、绿色、蓝色、红色、白色、褐色、紫色及黑色等。青稞籽粒是由受精后的整个子房发育而成的,在生产上青稞的果实即为种子(籽粒)。种子由胚、胚乳和皮层三部分组成。胚部没有外胚叶,胚中已分化的叶原基有4片,胚乳中淀粉含量多,面筋成分少,籽粒含淀粉45%~70%,蛋白质8%~14%。

1、麦芽治产后腹中鼓胀,不通转,气急,坐卧不安:麦蘖一合,末,和酒服食,良久通转。(《兵部手集方》)

2、麦芽治病久不食者,可借此谷气以开胃,元气中虚者,毋多用此以消肾。亦善催生落胎。《本草正》

3、麦芽温中,下气,开胃,止霍乱,除烦,消痰,破癥结,能催生落胎。《日华子本草》

4、麦芽治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而致食积不消者,则可与党参、白术、陈皮等同用,以增健脾消食之力。

5、麦芽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闷,及肝脾不各,嗳气少食等证,常与香橼、佛手等配伍,以增其舒肝和胃之效。

6、大麦芽和中消食之药也。补而能利,利而又能补,如腹之胀满,膈之郁结,或饮食之不纳,中气之不利,以此发生之物而开关格之气,则效非常比也。《本草汇言》

7、麦芽消食滞,化痞积,治小儿宿食不化,积滞痞块,面色萎黄,不思饮食,腹大膨胀。(《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化积散)

8、麦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质、蛋白分解酶、维生素B、卵磷脂、麦芽糖、葡萄糖等成分。若将本品制成浸膏,有滋养补益作用。其它补脾润肺药作煎膏(膏滋)时,本品可作滋润、赋形剂。

9、麦芽治饱食便卧,得谷劳病,令人四肢烦重,嘿嘿欲卧,食毕辄甚:大麦蘖一升,椒一两(并熬),干姜三两。捣末,每服方寸匕,日三、四服。(《补缺肘后方》)

10、麦芽补脾胃虚,宽肠胃,捣细炒黄色,取面用之。《医学启源》

11、麦芽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药性论》

12、麦芽治脾虚不能消化水谷,胸膈痞闷,腹胁膨胀,日久不愈,食减嗜卧,日无味者。(《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消谷丸)

13、麦芽治快膈进食:麦芽四两,神曲二两,白术、橘皮各一两。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人参汤下三、五十丸。(《纲目》)

14、麦芽治产后发热,乳汁不通及膨,无子当消者:麦芽二两,炒,研细末。清汤调下,作四服。(《丹溪心法》)

15、麦芽消食和中。熬末令赤黑,捣作麨,止泄利,和清酢浆服之,日三夜一服。《千金·食治》

16、麦芽宽中,下气,止呕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泻,消胃宽膈,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滇南本草》

17、麦芽用于米面类食物引起的食积不消和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前者,常配山楂、神曲,煎汤或作丸服,后来,可单用本品,煎汤服。回乳须用30--120g。

18、大麦芽炒香开胃,以除烦闷。生用力猛,主消麦面食积,癥瘕气结,胸膈胀满,郁结痰涎,小儿伤乳,又能行上焦滞血。若女人气血壮盛,或产后无儿饮乳,乳房胀痛,丹溪用此二两,炒香捣去皮为末,分作四服立消,其性气之锐,散血行气,迅速如此,勿轻视之。《药品化义》

19、麦芽治积滞胀满。(《证治准绳·类方》化滞调中汤)

20、凡麦、谷、大豆浸之发芽,皆得生升之气,达肝以制化脾土,故能消导。凡怫郁致成膨膈等症,(麦芽)用之甚妙,人知其消谷而不知其疏肝也。《本草求原》

组成:炒麦芽30克,茶叶8克(炒焦)

制法:上二味用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温服。每日1剂。每剂可用沸水冲泡2--3次。

宜忌:因麦芽有回乳作用,故妇人哺乳期忌用。

组成:炒麦芽10克,炒山植片3克,红糖适量。

制法:以上药置杯中,加开水约250毫升,加盖20分钟后代茶温饮。1日2--3剂。

主治:伤食呕吐,脘腹胀满,嗳腐吞酸,食后即吐,吐出不化宿食,其味酸臭。舌苔白腻,脉滑。

按语:本方适用于饮食失节,食滞停积而致的呕吐。因食积中焦,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中焦气机受阻,胃气上逆,食随气上,故呕吐酸腐,甚至吐出不化宿食。因中焦气机不畅,故脘腹胀满。其治应以消食化滞为主,食消滞化则呕吐自愈,方中炒麦芽消食和中下气。山楂消积散瘀。麦芽偏于消面食之积,山楂善消肉食之积。

出处:《北京卫生职工学院资料》

组成:大麦芽、神曲各20克,砂仁6克。

制作:上药加水适量煎煮,砂仁后下,取汁去渣。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导滞。适用于食积暖气。

材料:谷芽、麦芽、淮山各50克、陈皮1/4个、八角5克、红枣6个、生姜3片、牛肚一个。

1、各药材及去核的红枣洗净,稍浸泡;陈皮浸泡后去瓤洗净;牛肚洗净稍滚5分钟,捞起用刀刮去黑衣洗净切片。

2、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功效:中药谷芽麦芽煲牛肚汤具健胃益脾、消食化滞之功,兼以健脾的淮山、化气的陈皮同用,既能健脾益气以治其本,又能养胃化滞以治其标,还有温补而不滞下的特点。

制法:把大麦芽洗净,入锅,加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30分钟,取汁。

功效:回乳消胀;对乳房胀痛、乳汁难回有疗效。

材料:山楂10克、炒麦芽10克、红糖适量,水600ml。

1、先将山楂切片与麦芽分别炒焦。

2、取炒麦芽,炒山楂加水1碗,共煎15分钟,取汁,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主治:用于伤食(乳)泄泻、厌食、腹胀等症。改善小孩的消化不良及食欲不振。

做法:取生麦芽50克炒熟,与生麦芽50克,同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熬后,泡焖10分钟,倾取清汁,代茶饮。

功效:消食和中回乳。主治哺乳期妇女用于断奶回乳。

材料:麦芽5钱,山楂5钱,荷叶2钱,灯心花3朵,瘦肉120克,盐适量。

做法:将瘦肉洗净切块,药材洗净浸泡一下,放入锅中煮熟,调味即成。

功效:有健脾消脂,利尿解毒的功效。

材料:大麦芽、茵陈各50克,橘皮25克

制法:上方药量加大15倍,共研为末。每次用60--80克,置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闷15分钟后,代茶频饮。每日1剂。

功效:疏肝理气,消食退黄,主治急、慢性肝炎后遗症,症见胸闷,腹部痞胀,食欲不振,肝区胀痛,每因情志抑郁而加重等。

按语:急、慢性肝炎后遗症所出现的症候群,隶属中医肝郁气滞证范畴。多因肝郁气滞、脾胃运化失健所致,治疗宜疏肝理气、消食健脾。方中大麦芽属消食药,《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生麦芽有疏肝解郁的作用,故宜用生品;配伍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以荡涤余邪;橘皮性味辛温,行气健脾化痰。全方攻补并进,具有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的恢复,调整全身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以理气疏肝为主,如阴虚,证见舌红少苔,口干欲饮,甚或盗汗,消瘦,则不宜应用。理气太过,势必使阴虚症状加重。

组成:焦神曲、木瓜、麦芽各10克。

制作:上药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消食导滞。适用于食积呕吐。

1、麦芽久食消肾,麦芽不可多食。《食性本草》

2、凡痰火哮喘及孕妇,切不可用麦芽。《药品化义》

3、豆蔻、缩砂、木瓜、芍药、五味子、乌梅为之使。《汤液本草》

4、妇有胎妊者不宜多服麦芽。《本草正》

5、无积滞,脾胃虚者不宜用麦芽。《本草经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