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打桩作用与功效

1、日夜修炼就是太極功夫。大極就是白天有影子,夜虽黑有月亮星星灯火光明,的自然现向。这是现在多数认为的太極,两仪四象图。一说太極功夫都认为是太拳之类的,非也。只是太極功夫的部分。2、真正的太極在两仪之前,混沌状态。太阳没燃光,星星月亮更没光的時期。什么也看不见,不是无吗?无不是没有,是足备生发条件,引而未发時。只是看不见,生发之時期,太極工夫要的就是,什么都视之不见,听而不闻,...

1、日夜修炼就是太極功夫。大極就是白天有影子,夜虽黑有月亮星星灯火光明,的自然现向。这是现在多数认为的太極,两仪四象图。一说太極功夫都认为是太拳之类的,非也。只是太極功夫的部分。

2、真正的太極在两仪之前,混沌状态。太阳没燃光,星星月亮更没光的時期。什么也看不见,不是无吗?无不是没有,是足备生发条件,引而未发時。只是看不见,生发之時期,太極工夫要的就是,什么都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无我无它生息状态的玄机。养生实则养神也,不是神鬼之神意。是养好自己精神之意,可长寿也。说说容易实际做到(道)千万万难。不然遍地皆神仙啦。

1、确实是——有了《太极拳论》的“推手”,才有了杨露禅武禹襄的“太极拳”。

2、有一种说法——杨露禅武禹襄练的拳,本不是太极拳;当有了《王宗岳太极拳论》,将所习拳术改编成了“太极拳”。

3、(1)推手又称“搭手”,来自南方拳术,与王宗岳拳论中“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所指的地理位置“南方”,是一样的。

4、民国时期的国术国考,逼不得已主办方临时改了比赛规则,南方拳法和北方拳法分成两个科目进行比赛。这个原因并非是南拳不强,而是南拳比赛传统为先搭手,所谓“搭手才叫功夫”,对于拉开距离对冲的比赛方式极端不适应,南拳的习练者在搭手之后很强,但是他们没有能够逼对方和自己手搭在一起的本事。

5、这两次国术国考中,成绩优异者皆为北派拳法习练者如形意、查拳、少林、劈挂、通背、螳

6、螂等。南拳无一人进入优等(包括现在大行其道的咏春),另外一个现在最火的拳种,战绩

7、*引《民国两次武术实战比赛,南拳败北,太极惨不忍睹》

8、(2)民国时期,陈家沟的推手并不是太极拳的技法。

9、按历史文献中顾留馨所言,民国时的陈家沟推手,是一种“运动量极大”的练法,偏重外在招式技法。

10、顾留馨(唐豪,顾留馨1964,2001页13~14)比较陈杨推手训练云:“原来陈王廷创造的推手方法,是综合了擒法、拿法、跌法和掷打(放劲)法的竞技运动,跟摔跤一样,最能发展体力,技击性很强。推手时,在上部双力两臂互相粘贴缠绕而推,在下部前足也在粘化,并且在引进消化的时候,后腿屈膝下蹲,前腿足尖翘起,腿肚着地,彼此一进一退,随势起落,腰腿必须柔活有力,运动量极大。”

11、仆步的对练,是一种练习“穿裆摔”的方法。

12、采访杨传太极拳专家,认为顾留馨仅强调练习形式不同,但“陈家拳练习追求直接的体能与技法应用,没有太极阴阳变异的概念,故还不是太极拳。陈家拳不需要打手练习正是因为不追求'太极拳论’中所谓的'懂劲’”。

13、在这方面,与许禹生对陈家沟拳术的记述,是一致的------“唯喜用招、用力,不甚求懂劲为可惜耳。其大刀、双刀、杆子多系外家式法,不能承认之为本门艺术也。”

14、同时可知,在1928年左右,陈家沟的器械还没有“太极化”。

15、1932年8月31日由北平国术馆出版的《体育》月刊中有许禹生写的“论各派太极拳家宜速谋统一以事竟存说”一文,其中写到:“昔体社附设体育学校时,曾慕名延聘豫籍陈某教太极洪拳。果然运用如风,于震脚快打桩步均极讲究,唯练毕气粗色变。杨少侯见之曰:‘何太似花拳耶?’陈君为之语塞。其推手时身法步法固佳,唯喜用招、用力,不甚求懂劲为可惜耳。其大刀、双刀、杆子多系外家式法,不能承认之为本门艺术也。夫北平太极拳传自杨氏,杨氏学自陈家沟,则陈氏之拳路当与原谱相符,今其拳路亦颇多更改,多寡不一,更令人怀疑均非真传者。”

16、太极拳的器械与拳不同。太极拳的器械几乎全是以后加入的。陈家拳的大枪,据说是从王堡学来的。花枪据说是杨家梨花枪二十四式。这些都是陈照丕所传。陈发科平生不用器械,也不对外传器械。这些器械一旦进入太极拳体系,则被按照太极拳原理予以太极拳化。

17、记述陈氏太极拳的理论的还有民国24年陈绩甫出版的《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是陈长兴的曾孙,据陈绩甫在该书的序言里说:“今春返里,将长兴公品三公遗著,携至来京,刊印供世。”但是,他所刊印的《陈式太极拳汇综》里却没有《打手歌》。这个事实也说明,陈长兴、陈鑫没有著《打手歌》,陈家沟没有传下打手歌;从成文年代看,《打手歌》是在清末民初才流传到陈家沟的。陈家沟的《打手歌》不是规范的母本,而是拳师在授拳时的口头传播本。

18、1935年,陈照丕的书中登载,推手与拳架没有完整的棚捋挤按连贯重合的动作。严格地说,推手的动作应该与拳架的动作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推手动作与拳架动作不一致的情况呢。

19、《陈氏太极拳入门总解》“老拳谱92势”

20、民国时期,唐豪顾留馨所见的陈家沟推手,除了“跟摔跤一样”,还类似洪洞通背拳的缠丝对练、文圣拳的擖摸手。

21、洪洞通背拳缠手,以缠绕为中心内容,通过用缠丝、缠绕、螺旋等技法,化解接触时的冲力,引化引打,破坏对方重心,随意发力(包括摔跤和散手)。

22、文圣拳的擖摸手,在双发互相搭手时,通过弧形缠绕等方式,在运动中承接得势、得劲,在得劲控制的瞬间,由丹田中定发力,直接打击进攻。

23、仆步在推手中只应用于大捋之中,如彼大身法捋我时,我则大身法铺地,弓腿大步基本贴近地面,形成仆步状,故日仆步。

24、在1928年7月,向恺然在体育学校见陈照丕,看其推手只有顺步推手一种,就问陈照丕:“有叫大捋的推法吗?”陈照丕说:‘没有。”

25、向恺然很是怀疑。相传杨露禅当日,是从陈家沟子学来的太极,他的师傅叫陈长兴。从陈长兴到现在,代有传人。到此不过三传,何以与陈绩甫(陈照丕)的相差这们远?

26、---------------------------------------------------

27、“推手”并不是太极拳所独有的方式。

28、在中国武术各拳种里,不少发展较为完善、系统的拳种,在训练程序上一般分为:基础功,初级套路、高级套路、对练套路,拆招、单操,推手,散手等,形成由浅入深的若干阶次。

29、诸多拳种流派在对待保证安全情况下的技击训练问题上,都非常重视推手训练模式,在互不伤害的基础上长期交手实践。

30、如形意拳的撕扒操手(搓手),白鹤拳的盘手,花拳的抄手,通背拳的缠手,戴氏心意拳的磨手,咏春拳的碌手训练等。

31、----------------------------------------------------

32、1843年,陈家沟陈季甡的拳谱抄本,没有“打手歌”。内容为无极通背缠拳(洪洞通背拳)的拳谱。从道光二十三年陈季甡抄本拳谱、陈鑫民国十七年抄本拳谱与洪洞通背拳谱的对比可知,陈氏原传拳法即为通背拳。这不仅表现在其拳谱中的《拳经总歌》及其108拳势上,而且后面的《三十六滚跌法》、《短打》、《六路花刀》等等都与洪洞的名为《通背拳谱》、《通背行拳》谱中的内容一一对应。(引用崔虎刚先生考证之语。)

33、可见,民国时的陈家沟拳术,在练架子和推手的训练方法上,有很多方面都与《太极拳论》、《打手歌》的理论不相符合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有所抵触的。同时也可知,唐豪顾留馨的“陈王廷发明太极拳推手”之说,是错误的。

34、由于陈家沟的拳术与京城太极拳的不同,所以有人提出疑问:“杨禄禅所传之拳和陈沟拳术有渊源,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杨家所传已与前学发上了质的变化,这同样无可置疑。问题的症结恰恰就在于此,两种练法、理法不同的拳术为什么都能叫做‘太极拳’呢?”

35、如果拳术溯源,那么洪洞通背拳、戚家拳、太祖拳都是“太极拳”......那么,李小龙截拳道的祖师就是叶问了。

36、如此,则在陈长兴的时候,有某种“十三势”演化的拳术分支,在所传的拳术中体现了出来。

37、还是,那时有些拳术都含有太极拳的八种手法?

38、或者,虽然陈长兴会绵拳,但那时的陈家沟还不流行绵拳。所以,陈耕耘传下了类似通背缠拳的推手较技方式?

39、(3)武禹襄早期习练的推手“老三着”,不是四正四隅的推手八法。

40、武澄清(武禹襄的长兄)写的《打手论》,是最早介绍太极拳推手运作形态的文献,其中介绍的是推手“老三着”(搂、按、肘),并不是太极拳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41、武澄清(1800年—1884年)《打手论》:

42、初学打手,先学搂、按、肘。此用搂,彼用肘;此用按,彼用搂;此用肘,彼用按……二人一样,手不离肘,肘不离手,互相粘连,来往循环,周而复始,谓之“老三着”。以后,高势、低势,逐渐增多,周身上下,打在何处,何处接应,身随劲(己之劲)转。论内劲,不论外形。此打手磨练之法,练的纯熟时,能引劲(人之劲)落空合(拨也)即出,则艺业成矣。然非懂劲(此劲兼言人己),不能知人之劲怎样来,己之劲当怎样引。此中巧妙,必须心悟,不能口传。心知才能身知,身知胜于心知。徒心知尚不能适用,待到身知,方能懂劲。懂劲洵不易也。

43、搂,本音楼,牵也。又,龙珠切,曳也,挽使伸也。俗音吕。

44、*“周身上下,打在何处,何处接应”的说法,早于陈家沟陈鑫(1849~1929年)的“挨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之句。应是武家太极拳理论反哺了河南赵堡及陈沟。

45、“老三着”(搂、按、肘)的推手方式,无疑是赵堡陈清平教邯郸武禹襄的。

46、从杨露禅教过武禹襄的角度来看,可能---陈长兴传给杨露禅的,也是“老三着”的推手方式。这样的话,杨露禅所学也是赵堡的推手技法,陈长兴传授的就是赵堡太极拳祖师“蒋发”的拳法(此处暂不考虑蒋发的朝代)。

47、这种“老三着”,还类似于花拳的“抄手”,即两人面对面的抄练手法。

48、甘凤池《花拳总讲法》在抄手练习方面,这样讲述道:“抄论〔手〕者习练也,必将〔使〕二人双〔对〕面抄习,他勾我押,他冲我扳,他掌我挽,他肘我勾……抄手之法更化无穷,上中下三盘俱要精熟。”

49、甘凤池,清康熙、雍正年间的著名人物。金陵人氏,擅长武术,精拳脚和剑法,善导引服气之术。

50、敌方以右手抓住我前衣领,我即以右手从敌右手外侧缘插入其掌心,将敌手腕向外翻转扣紧,同时,我左手向下按压敌之右肘关节,敌右肘必断。

51、而且,花拳讲究的“喜、怒、哀、乐”,与对杨露禅早期拳术的记述“怒是真怒,笑是假笑”,有些相似。或许,这是太极拳传闻中“王宗岳认识甘凤池”说法的来由吧。

52、花拳,讲究“喜、怒、哀、乐”,“虚势则喜,着力则怒,过势则哀,过门则乐”;

53、(花拳讲究“腰者,一身之本也”、“出身转侧,腰必要纛,纛则有势有力”,太极拳也讲究“命意源头在腰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dao)”。?)

54、据禄蝉先师初至京师落脚教学之处——天义酱园东家张凤歧家有关记录:“太极拳有崩啄拿劈、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哼哈呼吸、点击推按、勾挂抖弹、搓折滚甩(抽)、掐筋、切脉、闭血(穴)、断(截)气,怒是真怒,笑是假笑,抖搂凌空”等等。

55、若有些练法与甘凤池有关,“绵拳”则在乾隆末年传入陈家沟。

56、虽然有杨露禅第三次下河南,“偷拳”并以赵堡陈清平为老师的记载,

57、但,“老三着”(搂、按、肘)的推手方式,也可能是陈长兴传授给杨露禅的。

58、*早期陈家沟的推手,偏于摔跤;赵堡镇的推手,偏于擒拿。

59、然而,民国时期的陈家沟为什么没有这种练法?

60、原因---应在“陈耕耘学艺陈有本”。即:陈耕耘学艺陈有本,学的是无极通背缠拳的推手方式。

61、这也说明,那时陈有本传陈耕耘、陈清平的拳术,就是“无极通背缠拳(洪洞通背拳)”。

62、1825年后,陈清平结合陈有本的无极通背缠拳,改编出了太极拳新架。

63、1843年后,陈耕耘将无极通背缠拳的几套,融入陈长兴绵拳,加以改编,传给了陈复元(陈子明的父亲)等人。后来,陈子明在《两仪堂本》中称为“老拳”。

64、1843年,当陈家沟陈季甡、陈仲牲还在练习无极通背缠拳的时候,赵堡陈清平已完成了“”赵堡拳新架”的改编。在1838年时,赵堡和氏女婿李棠阶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九月十四日他《日记》中写道:“拳勇以虚灵为妙用,因人之力制人,不参己力,可悟圣学”,其中“虚灵”等拳论与太极拳技法一致。

65、因此,赵堡太极拳新架(或赵堡和氏太极拳)的产生,早于陈式太极拳小架。

66、或许,这就是传闻中:1852年的陈长兴,将武禹襄介绍到赵堡陈清平的原因吧,即在1852的时候,只有陈清平与陈长兴是同脉绵拳。

67、然而,“老三着”(搂、按、肘),并不符合王宗岳太极拳谱中的《打手歌》---“掤捋挤按须认真”。由此可知,后来的武禹襄杨露禅推手方式,并非师傅所授,而是外来技艺---王宗岳的太极拳谱。

68、(4)有了《王宗岳太极拳论》,才有了武禹襄、杨露禅与“太极拳”的事迹。

69、杨露禅武禹襄依照《王宗岳太极拳论》,融合所学,改编出了太极拳。

70、不论杨露禅传授给王府子弟的时候,改编而成的说法,还是结合《太极拳论》改编而成的说法,

71、都是---杨露禅武禹襄创编出了“太极拳”。

72、那时,只有“太极拳”之名,并没有姓氏之分。

73、老三本“李亦畲自藏本”中另收录一篇《打手法》:

74、“两人对立,做双搭手(即左手咬腕,右手扶肘,或右手咬腕,左手扶肘)。搭手之足(左

75、手搭手则左足,右手搭手即右足)在前,一进一退(进者先进前足,退者先退后足)至末步

76、(即第三步),退者收前足成虚步,进者跟后足成跟步。搭手时,搭腕之手不动,扶肘之手

77、由上而换,如此进退搭换,循环不已。练发劲时,一般皆在应退而不退时作准备。练熟后,

78、前进、后退都可化发。进用按挤,退用掤捋。”

79、杨露禅、武禹襄初学的推手方式“老三着(搂、按、肘)”,之后得到《王宗岳太极拳论及拳谱》,改编成了“掤捋挤按”的太极拳推手方式。

80、但,“太极拳”的名字怎么来的?

81、无论杨家,还是武家,都没有记述。

82、有一传闻是,翁同龢看过杨露禅演拳之后,命名为“太极拳”。

83、这么重要的事,杨家武家怎么会没有记录呢。所以,为多学者否认。

84、通常认为:太极拳的命名,直接来源于《王宗岳太极拳论》。

85、但,杨家的是《“万本”太极拳谱》,其中是《山右王宗岳先生太极论》,不会直接看作“太极拳”的名字。

86、“万本”《山右王宗岳先生太极论》

87、[万本](工楷手写本,内容依次为《杨式太极拳老谱》,王宗岳著《太极拳谱》和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实为三者之合订本。因其所用十行纸在边框外左下角印有“万县兴隆街裕兴昌印”九个字,故简称“万本”。在所录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后,加了行注语云:“左系武当张三丰老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有人抄录了这段话,而改为“武当山”、“张三丰先师”。

88、杨家去过北京白云观,可能见过原始太极拳(或太极功)的练法,认为是同类功法,因此认为所练是“太极拳”?

89、而,武禹襄的抄谱为《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如果,只凭借一篇拳论,就认为是自个练的是“”极拳”,明显不合情理。只有看到有招式名称的拳谱,才能确认拳术是否相同。

90、比如:“梅花拳谱”有心意拳的理论,但依然叫“梅花拳”。那么,杨露禅武禹襄可以仍然叫“绵拳”。

91、武禹襄的原抄本,应是没有标题的(即没有“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标题),后来才添加了题目。

92、武禹襄得自舞阳的太极拳谱,可能包括“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工歌诀、十三势释名、打手歌、十三势架”及一些散论。而后,武禹襄以所得散论,去阐释了《十三势行工歌诀》,成为一篇集合之作,称为“打手要言”。作为自己的“读后感”。

93、*关于“禹襄武氏并识”:“并识”是一种“落款、款识”,是对作品相关的说明,并不一定是独创。

94、*关于武式太极拳“老三本”的《打手要言》:

95、“所谓”句以小字低行列出,明显是对原文的旁注阐释,“又曰”更显系他人之作;重复句亦多,还显杂乱,不成一篇文章。由此可知,武氏所得之谱已经残缺,而非完整的全谱了。唐豪先生亦推见“禹襄所得王谱已有漫漶”。武氏或李氏将残缺漫漶的《王谱》整理杂合。

96、杨家《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前两篇,可能这样的:(1)王宗岳写的太极拳论;(2)王宗岳抄录师傅传的十三势释名,题头为“张三丰遗论”。

97、*“此系武当张三丰老师遗论”,应是下面正文的标注,也就相当于“十三势释名篇”的标题。有人抄谱时,将此段与其他论述,并为一篇,后通称为“张三丰太极拳经”。也有人将此句看成了上一篇的附注。

98、例如:在《伤寒论辩证广注》中,“卷之十一辩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篇首,就是“”此系仲景原文琥按仲景论。叔和所增入者”。

99、“卷之十二辩误汗吐下火灸温针逆病脉证并治法”的篇首文字,是“(此系仲景原文。散见太阳少阳少阴等篇。今集于此)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

100、*有人想找《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原本......永乐大典都没有原本,只有副本,何况民间的几页拳谱呢。

101、由于武禹襄得到的“太极拳谱”,其中招式类同于杨露禅之拳。于是,武家杨家进一步改编拳术,并以“太极拳”自称。

102、在1867年左右,李亦畲的拳谱抄本中,就出现了“太极拳”之名,王兰亭拜师杨露禅学到“太极拳”。

103、清末民初,杨家武家的太极拳理论,也反哺到赵堡及陈家沟。

104、1960年,顾留馨为编写《陈式太极拳》,从京借调陈照奎来沪教拳,陈式拳开始在上海生根。顾留馨与沈家桢通过编撰《陈式太极拳》,巧妙地把沈家桢体悟的杨式太极拳理论、以及推手技法,融合进陈式太极拳中,使陈式拳继陈鑫之后有了更丰厚的理论。陈式拳也更“太极化”了。(摘自《顾留馨<砲捶>新版序》)

105、(1)杨露禅、武禹襄依照《王宗岳太极拳论》,将“老三着(搂、按、肘)”的推手方式,改成了“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推手方式,同时,融合所学,创编出了“太极拳”。

106、(2)近现代的赵堡太极拳架(或赵堡和氏太极拳)的产生,早于陈式太极拳小架;近代陈家沟的推手对练颇为用力,跟摔跤一样。

107、陈式太极拳的老架,分三种,另论。(老拳架92势,老拳架74势、老架74势及新架83势)

108、(3)清末至1960年左右,杨家武家的太极拳理论,影响了赵堡及陈家沟的拳术。“太极拳论”是一种通用的武术理法。

很多人练太极,基本不碰器械。振振有词的原因就是“太极拳都练不好,还练那些玩意儿”。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说这样话的反而都是多年坚持,有所大成的,磨砺多年的太极爱好者,甚至不乏高手。

而那些喜欢少量器械的,主要是基本不能叫武术器械的薄刀片子太极剑和近乎纸糊的塑料扇子。至于棍、大枪、太极球之类,除了门内的练家子,几乎没有几个练的。偶尔看到有装着响珠耍花枪的,除了瞎折腾,哪有什么功夫在里面?对比枪挑十二辆铁滑车的勇士,不觉得汗颜吗?

太极器械真的那么不堪,或者说没啥好练的?用金庸先生笔下人物的包不同的话说就是“非也,非也”。何以故?一些似懂非懂的人说,“器械是手臂的延伸”。这个自然没错,但是再进一步就不知道了。没了理由,自然没多少人练。

但简单玩玩的还有很多。比方一群老头老太在公园玩玩太极剑、太极扇。口号喊得震天响,却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他们关注的是扇子好不好看,剑穗到不到位。至于太极功夫上的事情,则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个人以为:越是太极拳没有练好,越是要练器械。通过器械的修炼,发过来改正和提高自己的太极功夫。

李派太极的贾仕文老师轻描淡写地说过一句:“太极枪是练腰的,太极棍是练力的,太极刀是练勇的,太极剑是练气的”。于是记忆犹新。

为什么很多人太极练不好,除了少了别人帮不了忙的日积月累得到的感悟,其实是少了器械的辅助作用。为什么太极不能技击,不是太极本身没有技击功能,而是你没有学到家罢了。整天“用气用意不用力”的摸鱼,迷信什么“四两拨千斤”,一交手立仆。为什么呢?没有腰劲,练不出太极拳追求的缠丝劲;没有呼吸真气,那就是有其外表没有内容的太极操;没有力气,不可能四两拨千斤;没有勇气,怎么敢游场较技?

没有力气,为什么不练练“一力降十会”、力扫千钧的棍法?屠洪刚唱曰“棍扫一大片”,大江南北,妇孺皆知。专门练功夫的,连这个都不知道了?练了“抡、劈、戳、撩、崩”的棍法,风扫梅花、大扑大盖就不再是花架子。而是让人猝不及防的绝招。

太祖赵匡胤就是凭着独步天下的棍法取得了万里江山。说练棍没用实在是太那个了。练了崩棍,腰劲全出来了,什么崩拳、崩剑、崩枪都一通百通。

很多人技击不行,一交手都站不稳,对手还没怎么下手,自己就甩倒了。真是丢人丢大方了,为什么呢?最主要是底盘功夫不行。不想枯燥乏味的站桩,为什么不练练大枪?

腰马合一,枪扎一线,稳扎稳打,把拦拿扎集成一体的中平枪,每天进进退退练几趟,稍微时间一长,下盘功夫和丹田之力就有了。有这样的功夫,技击还是问题吗?你的随便一个太极动作,无论是“搬拦捶”还是“掩手弘锤”,哪一个不是稳准狠的闪电一击?

神枪李书文的故事广为流传,他的大枪出神入化,实在让人敬仰。其实拦拿扎不是用手,也不是用腰,而是用丹田,用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用气通过丹田的运化带动丹田折叠,进而带动腰,然后以腰带身,以身带手,以骨行拳。

当然,技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勇字。不能临阵畏缩。还没交战,就妖妖灵上了,这样的心里素质,还能上阵不被KO?反观个别比赛视频,个别太极大拿被人三拳两腿打得扭头就跑的镜头历历在目。为什么呢?那就是打怕了!

太极不是不能退,而是有节奏的撤退。一打起来,退中有进的倒卷肱、交叉掩护的退步压肘、拖刀回马绝技,全抛到脑后了?不管不顾的落荒而逃,不被按在地上胖揍,才怪事呢?

只有练了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刀,缠头裹脑,潦劈磕砸,挑抹扫剁,砥砺前行,才会有战胜对手的勇气。有了刀法底子,你的太极拳就会大不一样。你的懒搭衣、云手等一些基本的太极动作都带着十足的刀劲。

说到刀法,不能不提一下义薄云天的大刀王五。遗憾的是他的刀法如今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

很多人又说了,我不追求技击。就是喜欢养生。那么每天体操一样的太极拳,听着嘈杂的音乐口令,整齐划一,完全不到位的动作,练一辈子舒展筋骨,活血化瘀还可以,真正达到比较好的养生效果,怕也是不易。

但如果凝神静气,专心练剑,那效果就大不一样。因为剑是专注于一点的。天边摘星,美女认针,推窗望月,青龙出水,坚持练习,很快就会练出了剑气,就有了顶天立地的浩然正气,如此养生,岂不是大好?

水平有限,器械很多,故不一一论述。不管怎样,太极的最高境界是无。这个无不是一无所有,而是纸牌游戏《三国杀》中的无中生有,是“君子坦荡荡”的无,是内敛的精神包含着一触即发、威加海内的张力。

没有器械,自然无法练出器械的感觉和杀气。这就要求你知道器械的好,然后坚持不懈。

练到一定的境界,不练就是练。没拿器械,器械也在。因为心中的剑,心中的枪,心中的刀,在游场中弥漫。于是剑气逼人,枪气穿墙,棍气绕梁,三日不绝。

危急关头,往哪里一站,没有人敢动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