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木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木兰花的花语中,表达有“高尚灵魂”的花语寓意。在表达词含义时,通常用作赠礼花卉,在教师节时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感恩。木兰花有着独特的花语传说,除了作为赠花外,别具风情的株体,还能作为观赏花栽培。1、一首广为流传的北方民歌《木兰辞》中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只是人们对于这个女英雄的背景知道的比较少。历史上是否真有花木兰这个人?2、中国历史学家考证发现,...

木兰花的花语中,表达有“高尚灵魂”的花语寓意。在表达词含义时,通常用作赠礼花卉,在教师节时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感恩。木兰花有着独特的花语传说,除了作为赠花外,别具风情的株体,还能作为观赏花栽培。

1、一首广为流传的北方民歌《木兰辞》中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只是人们对于这个女英雄的背景知道的比较少。历史上是否真有花木兰这个人?

2、中国历史学家考证发现,确实有花木兰这个人,但她并不是姓花,名字确实为“穆兰”,是鲜卑女子,并以送信的“函使”身份,参加了阴山之北柔然的战役。

3、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里,已经肯定有花木兰实情的记载。内蒙古历史专家称,在1982年曹熙的《木兰辞新考》中,也明确记载着花木兰确有其人,她是鲜卑人,本名“穆兰”,“花”是后人为她加上去的姓。

4、花木兰生活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北魏是北方少数民族拓跋鲜卑族建立起来的一个朝代。因此,在其社会生活中还保留有鲜卑族的旧有习俗——妇女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他们母系氏族残余存在的表现。在封建社会中,汉族妇女是不允许参与国政和社交活动的,不允许他们与男人私自接触,但鲜卑妇女就没有这方面的禁忌。

5、不仅如此,鲜卑妇女也跟男人一样尚武成风,这在我国古代各封建王朝中是绝无仅有的。北魏女子受到鲜卑的影响,普遍尚武,精于骑射。正是女子尚武的风气,造就了那个时期具有男子气概的女性。

6、花木兰的父亲是列入编户的鲜卑人,鲜卑人在北魏圣武皇帝时,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迁到阴山一带的河南地(今日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7、根据考证,花木兰代替父亲从军参加的是阴山之北柔然战役。史书《太平寰宇记》记载:“自周、秦、汉、魏,前后出师北伐,唯有三道。”东道就是从今河北定县出喜峰口;西道就是从陇西出甘肃安西;中道就是出黑山头,黑山头也就是现在的包头昆都仑河谷北面的阴山。从今天鄂尔多斯市的“河南地”到黄河边是一天的路程,从黄河边到昆都仑河谷北面的阴山,也是一天路程,刚好与《木兰诗》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相符。

8、还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按照与花木兰差不多同时期的北齐皇帝高欢早年有了马才当小军官和“函使”这一史实的推断,花木兰也带骏马参军,并在军中任“函使”,因与诗中所描述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以及她“函使”的经验相符合,而作为“函使”不需要与士兵一起吃住,这样才没有暴露花木兰女性的身份。

9、公元4世纪末,塞外少数民族鲜卑拓跋氏逐渐强大,率兵南下,联合汉族士族集团,建立了北魏政权,拓跋氏入主中原,统一北中国,先后在山西平城和河南洛阳定都,北朝末年又迁于邺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历经六帝四十一年,洛阳地区成为北朝政权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加速了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时代造英雄,花木兰传奇就是北魏的时代缩影。

10、千百年来,“花木兰”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巾帼英雄的代名词,而非局限于某人某事。其实,这个不寻常的女子究竟姓甚名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象征着中国古代女子一腔碧血、挺身而出的精神底色。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