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与作用茯神

茯神的功效有健脾利湿,养心安神,可以治疗由于脾虚导致的病症,症见失眠多梦,腹泻,腹胀或者有长期焦虑,也可以治疗由于心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多梦,精神紧张,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由于脾虚导致的水肿有治疗作用,经常入药使用,综合治疗。

功效与作用茯神

芡实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芡实又称水鸡头、鸡头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对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泄泻、小便浑浊、带下等有治疗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芡实含挥发性成分、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等成分,具有抗糖尿病、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抗氧化、抗疲劳的作用。目前,芡实还被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肠炎。

1.芡实可以煎汁食用,每日常规用量为9~15克;

2.芡实可以煮粥食用,例如芡实和白果、糯米煮粥,长期间歇食用,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有辅助治疗作用;

3.芡实还可泡酒饮用,例如芡实和茯神、黄芪、党参等中药配伍泡酒饮用,有补益精气、通调脉络、抗老防衰的作用,对头晕健忘、气血渐衰、食欲减退、体倦乏力、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不过,湿热导致的遗精白浊、尿频带下、泄泻痢疾及大小便不利者,不宜服用芡实;食滞不化者,需谨慎服用芡实。此外,因芡实具有固涩收敛作用,所以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以免引起大便硬结、排便困难、消化不良等。

本内容由河北省中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柴天川审核

在端午节前后,或者炎热的夏天,民间经常把菖蒲挂在家门口,用来辟邪驱虫。现在也用于中风后遗症、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血栓、急性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以及健忘、耳鸣耳聋等伴随衰老而生的疾病。

挂在门口的菖蒲(图片来源:食味艺文志)

菖蒲有很多种,比如石菖蒲、水菖蒲、九节菖蒲等,用药最多的是石菖蒲,挂在门口辟邪的多是水菖蒲。长在水沟里的是水菖蒲,长在山间流水石上的是石菖蒲。

石菖蒲性温燥,气味芳香,芳香药物往往能化湿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湿气”,可以化湿开胃,开窍化痰,醒神益智。

脾胃有湿邪,主要表现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导致胃胀腹胀,有堵塞感,胃痛腹痛,不思饮食,舌苔厚腻等,石菖蒲能化湿浊,为化湿开胃良药,常配伍砂仁、苍术、厚朴等化湿药。

临床报道,以石菖蒲配伍姜黄连、制半夏、厚朴等用于慢性胃炎,腹胀属于湿阻气滞型有效。

大部分痢疾以及部分腹泻,常因湿热所致,常见表现排泄物稀而且夹杂红、白色,里急后重,大便急切,便后意犹未尽,还想再解。常与黄连、高良姜、甘草等同用。

石菖蒲气味芳香,通过芳香,可以把人体的各种孔窍打开,凡是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昏迷的病症,都可配伍可用。

石菖蒲用于痰盛所致的中风,导致四肢冷,昏迷等,常以石菖蒲与半夏、天南星等化痰药同用。

中风后遗症语言不利,舌根硬,石菖蒲可配伍全蝎、天麻等,息风止痉。

用于痰浊蒙蔽清窍导致的癫痫,常配黄连、竹茹、枳实、远志等,如清心温胆汤。

临床报道,石菖蒲煎剂用于癫痫大发作有效,对原发性癫痫和颅脑外伤所致症状性癫痫有较好疗效。

温病中,湿热夹痰蒙蔽清窍导致高热,昏迷不醒,谵语(说胡话),苔黄腻,常用石菖蒲配伍郁金、竹沥、制半夏等同用,如菖蒲郁金汤。

同样是湿浊蒙蔽清窍,也容易导致健忘,迷惑,头晕,嗜睡,石菖蒲常与远志、茯神、人参等同用《医学心悟》安神定志丸。

临床报道,以石菖蒲配远志、五味子、菟丝子、维生素E等10种药制成的脑力宝丸,用于神经衰弱。

石菖蒲能开窍聪耳,可用于肾不纳气,耳鸣、耳聋,如《圣济总录》菖蒲羹,以石菖蒲鲜品取汁,配猪肾、葱白、米作羹,空腹常服。

临床报道,以石菖蒲配生甘草,用于耳鸣。

1、石菖蒲挥发油、水煎剂有镇静、抗惊厥及抗抑郁作用;

2、有保护神经细胞、益智健脑、改善记忆力的作用;

3、临床曾配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血栓、急性脑梗死、脑震荡后遗症等。

1、石菖蒲性温性燥,阴虚阳亢证不宜单用,会更加耗散真阴,症状加重。

2、石菖蒲有“通散”的特性,所以,不宜通、散的症状,如心劳神耗,烦躁多汗及滑精者慎用(这些类型的病症应当收敛)。

3、石菖蒲是味不宜久用的药,当用于昏迷、神志昏乱、癫痫等精神类病症时,病好了不要再用。因为心神喜欢收敛,才能得养,久用也会耗散真阴。

4、有本草书籍记载,石菖蒲忌用铁器,要用砂锅、陶罐类熬药、盛药,比较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