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岑泡水的作用与功效

黄芪泡水喝,其功效是补气,对于气虚的病症有治疗的作用。除了具有补气的作用之外,还可以用于调理气虚自汗的病症,对于疮疽久不愈合也有治疗的作用,但是需要是因气虚不足而引起者,用了才有效果,因此对于其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其病因选择。

黄岑泡水的作用与功效

北芪即黄芪,因盛产于我国北方,故又名北芪,被誉为“补气补脾诸药之最”。黄芪为补药之长,而其功效又因各种不同的配伍情况而有不同的发挥;故黄芪常需与其他药物配伍相使使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

中医治病、调理讲究的是一个扶正祛邪的道理,通过调动人体的自身正气(免疫功能)来达到祛除邪气(祛病)的目的,一旦人体的阴阳达到平衡,就不主张在使用了,中药重在灵活应用,合理配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方用药,没有一个方是一成不变的。

用黄芪也必须要有其适应症。如果有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气虚多汗的患者可以用黄芪泡水饮用;但是对热性和体格壮实的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补药都属温性,若服药之后出现上火,口腔溃烂说明补之太过,应当停服。

全国著名中医大师黄煌教授指出:凡适用黄芪者,其人多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精彩。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称之为“黄芪腹”。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易于浮肿,特别是下肢肿,手足易麻木。舌质淡胖,舌苔润。

黄芪甘温补中,升阳补气,实腠理止汗出;牡蛎长于益阴潜阳,收涩止汗。二药伍用,益气敛阴、固表止汗的力量增强。

黄芪甘温,补气升阳,利水消肿,而偏于补脾阳;山药甘平,补脾养肺,养阴生津,益肾固精,而侧重于补脾阴。二药伍用,一阳一阴,阴阳相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收健睥胃、促运化,敛脾精、止漏浊,消除尿糖之功。

党参补中气,长止泻;黄芪固卫气,擅长敛汗。党参偏于阴而补中,黄芪偏于阳而实表。二药相合,一里一表,一阴一阳,相互为用,其功益彰,共奏扶正补气之功。

黄芪甘温补气固表扶正,防风辛散祛风解表驱邪。二药参合,散中寓补,补中兼疏,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固表止汗。著名方剂玉屏风散即是由这两位药组成。

黄芪用量倍于当归(黄芪与当归用量5:1);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以滋生化之源;当归养血合营。气行则血行,黄芪与当归配伍可以使当归有了活性,使气血可以运营到各部,益气活血。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黄芪配伍更是灵活多变,不能一言蔽之,仅列以上几种以供参考,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提问,共同探讨。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1、黄芪泡水喝具有健脾补中,益卫固表,利尿等作用,但并不适合所有人服用。

2、黄芪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升提机体的阳气,以托举下陷的脏器),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排出毒邪,促进肌肉生长和伤口愈合)的功效。主治脾气虚证,肺气虚证,自汗(白天不自主地出汗,稍动出汗就加重)证,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等。

3、其中固表止汗(通过巩固肌表来止汗)、托疮排脓、生肌敛疮、利水退肿宜生用;补脾益气升阳(补气以使阳气升发)宜炙用。

4、虽然黄芪有以上的作用,但是泡水的有效剂量有限,很难达到以上的功效。建议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的治疗。

5、应注意,凡表实邪盛,疮疡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不宜用黄芪。

6、如需黄芪泡水服用,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7、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夏昆鹏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