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口感

盐制取净吴茱萸于适宜容器内,加人盐水拌勻,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裂开,稍鼓起时,取出,放凉。每吴茱萸100kg,用食盐3kg。艾叶是一味特别便宜,特别方便,治疗很多种疾病的一味药。前一阵在药店买了些艾叶泡脚,买了一大方便袋才花了几块钱,可是它的治病效果完全是物超所值,希望大家也多多了解一下艾叶的知识,这样一味物美价廉的中药,你不了解它的用法真的是有些吃亏了。李时...

盐制取净吴茱萸于适宜容器内,加人盐水拌勻,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裂开,稍鼓起时,取出,放凉。每吴茱萸100kg,用食盐3kg。

艾叶是一味特别便宜,特别方便,治疗很多种疾病的一味药。前一阵在药店买了些艾叶泡脚,买了一大方便袋才花了几块钱,可是它的治病效果完全是物超所值,希望大家也多多了解一下艾叶的知识,这样一味物美价廉的中药,你不了解它的用法真的是有些吃亏了。

李时珍对艾叶的评价是:“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萧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寿,其功大矣”。艾叶的艾灸功效,哪天咱们再单说、细说。今天我们主要要了解一下艾叶的作用和功效。

艾叶为菊科艾的叶,艾叶性苦、辛温、有通经络、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功效。《本草求真》中说,若其阳气将绝之候,灸之即能回阳,且能通诸经以治百病。《本草求真》现代人普遍寒湿重,所以艾叶对我们来说真是非常重要的。

一、艾叶泡脚:艾叶泡脚祛虚火,对脚臭和脚气也很有作用。对于虚火引起的牙痛、咽喉肿痛、口腔溃疡、效果很好。取一把艾叶用水煮,煮开后倒入泡脚的盆中,泡脚泡到微微出汗即可,不可出大汗。艾叶泡脚一个星期泡两三次即可,不可天天泡,因为艾叶泡脚有引火下行的作用,经常泡就会引起头面部气血两亏、容易气虚。艾叶泡脚的这段时间要停掉寒凉的食物,这样泡几次你就会发现上火现象慢慢就没有了,补益的药吃了也不在上火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虚火症状,只是体内有寒每周1-2次即可,如果正常人,每天用温水泡脚即可。我们有虚火的时候不要吃清热去火的药,那样的效果只能是伤了脾胃,虽然有时候暂时有效,但还是反复发生,因为虚火需要补而不是清热。怎么区别自己是虚火还是实火呢?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辨

1、舌苔:实火舌苔红、或黄腻。虚火舌苔淡白、或无舌苔。

2、大便:大便干结为实火、大便稀、或腹泻为体内有寒为虚火。

3、小便:小便颜色黄、气味重为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为虚火。

4、口渴喜欢喝冷饮为实火。口不渴喜欢喝热饮为有寒是虚火。

二、艾叶水洗澡:孩子气痱子用艾蒿煮水,给孩子洗澡,可以起到祛湿止痒的作用。可以预防夏天长包、长疖、生痱子,还可以很快缓解皮肤瘙痒;

三、艾叶红糖水: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适用于痛经

四、艾叶可以用于止血:《丹溪心法》有艾叶生捣汁服可止血

五、艾叶蛋治不孕症:蕲艾30克,鸡蛋3个连壳

砂锅内加水适量煮30分钟,煮熟后,先剥鸡蛋食用,然后将艾汁饮尽。服此方须经尽,临卧时服。适于妇人胞冷阻寒,多年不受孕者。用艾叶煮鸡蛋还可以调节月经不调、温经止血、暖宫保胎。如果本身属于热性体质,没有寒湿不适合。

六、陈艾敷脐治小儿肚寒、夜啼:陈艾一团,炒热敷在肚脐上,一夜一次。

七、鲜艾外搽治寻常疣:新像艾叶适量局部涂擦,每日数次,至疣自行脱落为止。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艾条灸疣体,如果有多个,先灸那个最大的及最先起来那个疣体,随后那些小的在大的脱落后也会纷纷脱落,并无任何瘢痕。

八、艾附暖宫丸:里面有艾叶,治疗人体的寒症,特别是妇女小肚子冰冷,不能怀孕等疾病。

九、艾叶治疗妇女外阴瘙痒:艾草煮成水,清洗外阴能够起到去湿止痒的效果。对于外阴瘙痒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十、艾叶肚兜和坐垫:用艾叶肚兜贴在肚腹上,能长期持久地保护肚腹阳气,振奋脾胃。使用这种简验便廉的养生小招法,保护阳气,防止外寒,让人健康长寿。

艾叶肚兜的做法:艾叶放到锅里炒一下,然后装到纱布口袋里面,就可以了。也可以用艾条内的艾绒。

艾叶有小毒,不可以过量使用。过量会导致亏虚。出现头晕、乏力等情况。艾叶有小毒,艾叶的药性比较温燥,阴虚血热的病人慎用。艾叶过敏者、哮喘者慎用。

(1)分根繁殖:选择生长旺盛的老树作繁殖母株,于立春前后,把老树旁边的根挖出几根来(挖时要离主根较远,侧根不可挖得过多),用刀切成数段,每段13~17厘米长,进行育苗。苗床100~120厘米宽,每隔17~20厘米见方,插植一段切好的根,约插入土中3/4或4/5,只露1.5厘米左右在外面,然后施上少量的稀薄人粪,盖上泥土或厩肥,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30~40天即能抽芽。到第2年春季即可移栽。

(2)分蘖繁殖:吴茱萸分蘖力强,可于10~11月间,在离开母株约70厘米的地方,挖开表土,用刀在侧根每隔7~10厘米处,切一两刀,切上皮层后,仍盖上浅土3~6厘米,并于树干四周的根部,浇点稀薄的人粪尿,再盖上垃圾或稻草,保持土壤湿润。到第2年春季,在切过伤部的地方就能抽出幼芽;这时要把覆盖物撤去,在清明前后,就可切断和母株相连的根部移栽。另一种办法是在2月间于老树四周挖取分生之萌蘖(幼苗)移植。

(3)插枝繁殖:于春初,新梢生长前,自母株剪取上年生长健壮向阳的春梢,须留数芽,剪34厘米左右长。用35~50厘米见方的距离,以213枝条插入土中。插苗时须选择晴天,并须选择向阳、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上插植。插植后,注意遮阴、浇水、防旱。到谷雨后,地上部分的芽即能抽出新枝,插后约3个月即能抽出大量新根,到第2年春季就可定植。

2、移栽:选择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和排水良好的地上栽植。栽种以春秋两季为适宜。移栽时,先挖好窝,窝宽50~70厘米,深34~50厘米,行株距330~400厘米,以三角形或正方形等法定植。挖窝时,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再施放腐熟的厩肥或塘泥作基肥;先放表土,以防基肥发热,影响植株生长;然后将苗种放到细土上面,先复表土,再复心土,后再轻轻把苗向上提一下,并加镇压,使根部紧结土壤。种后2~3年就会开花结果。

1、追肥除草:吴茱萸一般不需要特别管理,但栽后1个月内,2~3天须浇水1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以后每年春季追施厩肥、堆肥或人粪尿、塘泥1次,秋末冬初追肥培土1次,并结合除草2~3次,做到见草即除。

①真菌病: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当受蚜虫、长绒棉蚧虫危害时,植株诱发出不规则的黑褐色霉状斑,发生后期,叶片和枝干上覆盖一层霉状物,严重时树势衰弱,开花结果少。5月上旬至6月中旬,蚜虫、长绒棉蚧虫发生较多的情况下发生。防治方法:蚜虫、长绒棉蚧虫发生期,可喷以40%乐果1500~2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每隔7天1次,连续2~3次。

②锈病: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绿小点,后期叶背形成橙黄色微突起的小疱斑(夏孢子堆),疱斑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的夏孢子,叶片上病斑增多,以致叶片枯死。一般多在5月中旬发生,6~7月危害更为严重。防治方法:发病期喷0.2%~0.3%度石硫合剂,或50%二硝散200倍液,或敌锈钠300倍液(加洗衣粉150克),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③树脂病:是吴茱萸常见的一种病害。叶片起黑点,逐渐扩大,可用波尔多液(硫酸铜1千克,生石灰1.5千克,加水2.5千克)涂刷于树干上,或用牛粪涂在树干上加以防治。

①褐天牛:其幼虫从树干下部30~100厘米处或在粗枝上蛀入茎秆中,咬食木质部,严重时病株可枯死。防治方法:5~7月成虫盛发期人工捕杀,并在产卵裂口处刮除卵粒及初孵幼虫;幼虫蛀入木质部后,见树干上有新鲜的蛀孔,即可用钢丝钩杀或用浓石灰浆或浸渍40%乐果原液的棉球堵塞洞口,并以黄泥塞封严密以毒杀幼虫。

②柑橘凤蝶:其幼虫常为害幼芽、嫩叶成缺刻或孔洞,以5~7月为害最为严重。3龄后,幼虫食量增大,能使幼枝上大量叶片吃光而成秃枝,严重影响植株生长。防治方法:在幼虫低龄期,喷以90%敌百虫1000倍液,每隔5~7天1次,连续2~3次;在幼虫3龄以后,喷以每克含茵量为100亿的青虫菌300倍液,每隔10~15天1次,连续2~3次。

③土蚕:主要有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幼虫为害幼苗,以4~5月为害严重。防治方法:清晨在田间人工捕杀;为害盛期(4~5月),用炒香的麦麸或菜籽饼(或棉籽饼)5千克与90%晶体敌百虫100g制成毒饵诱杀,或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在下午浇穴毒杀;每667㎡用2.5%敌百虫粉剂2千克,拌细土15千克,撒于植株周围,结合中耕,使毒土混入土内,可取到保苗作用。

【收获与加工】吴茱萸一般是生长3年即开花结果,于农历7~8月采收。每株树可产鲜吴茱萸5~15千克,高产的可达40千克(约5千克鲜货折干货1千克)。果实摘下后,放于太阳下晒干,然后将果柄搓脱,簸去梗蒂即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