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

1、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2、人参属补气药,有大补元气的功效。自古以来一直都被誉为第一补气要药,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气虚,血虚的治疗,为治虚证要药。如大家所熟悉的“四君子丸”,“归脾丸”,“健脾丸”等补虚中成药,都以人参为补气药。近代因考虑到经济原因,现大都以党参代替。现略述白人参的功效主治,供大家参考。3、人参只有一种,因炮制加工的不...

1、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

2、人参属补气药,有大补元气的功效。自古以来一直都被誉为第一补气要药,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气虚,血虚的治疗,为治虚证要药。如大家所熟悉的“四君子丸”,“归脾丸”,“健脾丸”等补虚中成药,都以人参为补气药。近代因考虑到经济原因,现大都以党参代替。现略述白人参的功效主治,供大家参考。

3、人参只有一种,因炮制加工的不同,有以下几种。(一):野山参。人参的野生品种名为“野山参”,以年代久远者为佳,现已很稀少,补力较大,是人参中的上品。(二):人参栽培的称为“园参”,相较野山参而言,补力较弱。(三):园参蒸熟烘干后为“红参”,性偏温,适用于气弱阳虚者,以朝鲜产为上品(高丽红参)。(四):用园参直接晒干的为“生晒参”,或称为“白参”,适用于气阴不足者。还有一种加工方法,把“园参”经沸水浸烫后,再以糖汁浸一至二日,取出晒干,也称为“白参”,功效与“生晒参”相同。

4、白参大补元气,可补五脏之气,能治疗诸脏气虚证,并可治疗气阴不足,津伤口渴之证。在中医临床中,常与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同用,用于治疗脾虚倦怠,食欲不振等证。用治热伤气阴,口渴多汗,气虚脉弱者,多与五味子,麦冬使用,此方即是中成药“生脉饮”配方,有生津止渴,益气复脉的功效。用治气血双虚,可与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同用。用治体虚外感或里实正虚之证,可与解表,攻里药同用,以扶正祛邪。

5、兑之,白参与红参的不同点在于,红参性偏温,适用于气血虚而兼阳虚人群。而白参则适合气阴不足者,其它功效,两者无大的区别。

1、白蒿是春天这个时节的山野菜,但是因为它分布的范围比较广,所以各地采摘白蒿的时间也不太一样。而从一些养生的观点来说,肝脏对应的是木,春天这个时节是万物勃发的时候,吃点山野菜也算是应景儿“养肝”了。

2、白蒿的吃法非常多,基本上很多蔬菜的做法都适合它,比如做馅包饺子、炒鸡蛋、拌上面粉蒸着吃、炒着吃、放汤等都可以。

3、这个做法就十分简单了,清洗干净的白蒿投入沸水中煮几分钟,刚好煮熟就可以捞出来了,沥水之后拌上香油、盐、醋之类的就是清新爽口的小菜。

4、跟其他蔬菜差不多,摘洗干净之后焯水,然后剁碎跟肉馅混合、调味就可以了。包饺子、包子都不错,还可以去油解腻,带有特殊风味。

5、至于功效这个事情真的不用太看重,白蒿就是一种野菜而已,还是一种每年只能吃一小段时间的野菜,指望这个东西有什么了不起的功效那就太不实际了。依我看,最大的功效就是好吃,能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1、需要说明两点:白蛋白与骨折没有直接关系,白蛋白的作用是纠正低蛋白血症;白蛋白属于血液制品,与输血有类似的地方,需要严格控制,并不是营养品,想用就用。

2、1,白蛋白发挥重要的作用,低蛋白血症会造成全身浮肿,免疫力低下,伤口愈合困难等各种问题。老年人骨折后,出现白蛋白低下的情况多见。正常值需要在35g以上,一般在30g/L以上,只需要加强营养,提高蛋白摄入,自身多数情况下可以纠正,不需要静脉输白蛋白。

3、2,临床上,如果白蛋白低于30g,甚至低于25g,建议使用白蛋白。但补充白蛋白的作用不是对骨折起直接作用,而是考虑全身的问题。曾经有国外的大样本观察,白蛋白低于30g的老年病人,围手术期死亡率要明显高于30g以上的人群。(具体文献杨医生手头找不到了,记得大致是这个意思)

4、所以,①白蛋白对骨折没有直接作用,但是如果骨折了,同时有低蛋白血症(低于30g,甚至低于25g),是应该用白蛋白的。

5、②如果稍微低一点儿,不能为了补充营养而去补白蛋白。因为与输血一样,输白蛋白有传染疾病的风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