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膏药功效与作用

前列通具有燥湿浊、理气活血、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化瘀通淋的主要功效,可用于治疗急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该药物含有前列通干浸膏、琥珀、茴香油、肉桂油等成分。因为这种药是中成药,所以建议在服用这种药时避免饮酒和吸烟,不要吃刺激感冒和生吃的辛辣食物,也不要饮酒。如果您对该药物过敏,建议禁止服用该药物。1、唱词:我这膏药里头有天上飞的,2、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土里...

前列通具有燥湿浊、理气活血、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化瘀通淋的主要功效,可用于治疗急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该药物含有前列通干浸膏、琥珀、茴香油、肉桂油等成分。因为这种药是中成药,所以建议在服用这种药时避免饮酒和吸烟,不要吃刺激感冒和生吃的辛辣食物,也不要饮酒。如果您对该药物过敏,建议禁止服用该药物。

1、唱词:我这膏药里头有天上飞的,

2、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

3、有丹桂、肉桂、月中桂;党参、玄参、高丽参;

4、川乌、草乌、何首乌;木瓜、苦瓜、老丝瓜;

5、麝香、沉香、广木香;枣皮、陈皮、瓜蒌皮;

长蛇灸,顾名思义,形如长蛇,为督脉灸法一种。

长蛇灸又称铺灸、蒜泥铺灸,是我国浙江地区的针灸工作者从传统的和民间的方法中挖掘和总结出来的一种灸疗方法。取穴多用大椎至腰俞间督脉段,可灸全段或分段。是目前灸疗中施灸范围最大、一次灸疗时间最长的灸法。

因为蒜泥容易导致发泡且比较重,近年长蛇灸基本都改为铺姜灸,即为吴老师常说:艾配生姜,天下无双。

经研究观察到,长蛇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具体表现为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和抑制体液免疫的功能。

器药准备:斑麝粉:按麝香粉50%,斑蟊粉20%,丁香粉、肉桂粉各15%的比例,混匀装瓶,密封备用。新鲜大蒜500g,去皮捣烂成泥,备用(古艾世家现已经改进为新鲜姜末)。优质纯艾绒。消毒医用纱布、龙胆紫药水。

具体操作:脊柱穴区常规消毒后,涂上蒜汁,在脊柱正中线撒上斑麝粉1~1.8g,粉上再铺以5cm宽、2.5cm高的蒜泥1条,蒜泥条上铺3cm宽、2.5cm高的艾绒(纺200g),下宽上尖。形成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长蛇形艾炷。然后,点燃艾炷头、身、尾3点,让其自然烧灼。待艾炷燃尽后,再铺上艾绒复灸,每次灸2~3壮。灸毕,移去蒜泥,用湿热纱布轻轻揩干穴区皮肤。灸后皮肤出现深色潮红,让其自然出水泡,嘱患者不可自行弄破,须严防感染。至第3日,用消毒针具引出水泡液,覆盖1层消毒纱布。隔日1次涂以龙胆紫药水,直至结痂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灸后调养1月。

1、补充阳气最足的灸法,一脉通阳;

2、督脉灸法,督脉被称为“身体1号线”;

4、提升免疫力,对虚寒性疾病有很好的冬病夏治作用;

5、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整体治疗;镇痛扶正,养生保健。

取穴:主穴:脊柱(大椎~长强)。

配穴:分为二组。(1)曲池、阳溪、养老、八邪;(2)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飞扬。

治法一:取主穴大椎~腰俞督脉段,按操作方法治疗,每次铺灸2~3壮艾炷。灸毕移去蒜泥,用湿热毛巾擦干。灸后可起水泡,至第3日用龙胆紫药水,覆1层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直至结痂脱落。灸后1月内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鸡、鹅、鱼腥,禁冷水洗浴、避冷风、忌房事。

治法二:取穴以督脉段的经穴为主。每次取三穴:除大椎及腰俞不变外,中间多取命门;尚可取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筋缩、中枢、悬枢、腰阳关诸穴中的一个穴轮流施灸。灸法为:取紫皮独头蒜适量,去皮捣泥,平铺于大椎穴至腰俞穴之间,呈长条状,宽约2.5cm,厚约1.5cm,周围以纸封固,不使漫流。然后以黄豆大艾炷分别放在大椎、腰俞、命门(或上述其他穴位)穴上以细香燃之;共灸4~5壮,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日。灸后如局部穴位皮肤起水泡者,以消毒三棱针引流,并涂以绿药膏少许,覆以消毒纱布。

另配合针刺局部患处穴位即配穴,上肢取第一组配穴,下肢取第二组配穴。针刺手法均以捻转泻法为主。隔日一次,与灸交替施治。每日1次,2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日。

治法三:取吴茱萸、生草乌、生川乌适量,将其碾粉过筛,与蒜泥1:3混合后,第1日将大椎至长强穴部位常规消毒,再沿督脉线铺上宽2cm,厚1cm的药蒜泥,用艾条自上而下顺灸之,每穴灸2一3min,热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第二日出现水泡,将其引流后,揩干,病情较轻者到此即可。病情较重者第二日继续用原法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从大杼至白环俞双侧均铺上药蒜泥如前法灸之。与灸的同时用2%普鲁卡因注射液2ml加入强的松龙0.5ml进行阿是穴注射,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疗效:共治125例。其中用“治法一”治疗65例,近期治愈12例,显效21例,好转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6.2%。治疗后血沉下降49例占75.40%;血红蛋白升高37例占56.9%,两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类风湿因子转阴13例,占阳性的28.3%。疗效与病情、年龄、病程的关系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用“治法二”即铺灸配合针灸治疗60人,其总有效率为88.34%;优于单纯针刺组(有效率为64.86%)。治疗后血沉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类风湿因子治疗前阳性44人(73.3%),治疗后37人(61.7%),C-反应蛋白治疗前阳性50人(83.3%),治疗后23人(38.3%)。

适合于督脉诸证和慢性、虚寒性疾病,如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腰痛(腰椎、胸椎、颈椎骨质增生和腰肌劳损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虚劳消痰(迁延性肝炎、乙型肝炎、神经官能症等),慢性胃肠疾病,产后恶寒等。督灸疗法每周治疗一次,4次为一疗程。在三伏天治疗效果更好。

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灸疗师”培训,感兴趣可咨询“中医灸疗师说艾灸”。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