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蝉蜕功效与作用

1、蝉壳又称蝉蜕、蝉衣、蝉退,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利咽透疹、明目退翳、疏散风热、解痉的功效,对麻疹不透、风疹瘙痒、风热感冒、咽痛音哑、急慢惊风抽搐、破伤风、目赤翳障等有治疗作用。2、临床上蝉壳还被用于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发热、产后急性尿潴留、小儿夜啼不安、小儿脱肛、慢性荨麻疹等。现代研究表明,蝉壳含有角蛋白、氨基酸、壳聚糖、甲壳质、微量元素、组胺等物质,有解热镇痛作用,可延长热痛刺激...

1、蝉壳又称蝉蜕、蝉衣、蝉退,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利咽透疹、明目退翳、疏散风热、解痉的功效,对麻疹不透、风疹瘙痒、风热感冒、咽痛音哑、急慢惊风抽搐、破伤风、目赤翳障等有治疗作用。

2、临床上蝉壳还被用于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发热、产后急性尿潴留、小儿夜啼不安、小儿脱肛、慢性荨麻疹等。现代研究表明,蝉壳含有角蛋白、氨基酸、壳聚糖、甲壳质、微量元素、组胺等物质,有解热镇痛作用,可延长热痛刺激时反射时间;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可降低惊厥发生率,延长发生惊厥的潜伏期;有镇咳、平喘作用,可缓解组胺、乙酰胆碱混合致哮喘;可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滞过敏介质释放,抑制Ⅰ型和Ⅱ型变态反应;可降低全血和血浆黏度、血栓形成、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3、一般情况下,蝉壳需煎汁内服,每日常规用量为3~6克。

4、本内容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解皓审核

知了壳也叫蝉蜕。具有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的作用。本品甘、寒、清热,轻清上浮,善于疏散肺经风热,而宣肺止咳。有良好的祛风作用,可以治疗外感风热导致的头痛,头昏症状明显的可配合白芷、薄荷。本品辛散透发,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故可治疗外邪导致的皮肤瘙痒。

蝉蜕别名:蝉退、蝉衣、虫蜕、蝉壳、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儿、枯蝉。

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触角多已脱落,复眼1对横生,略突出,透明。额部突出,上唇宽短,下唇延长成管状。胸部背面有“十”字形裂口,两侧具2对小翅;腹面有足3对,前l对粗壮具齿。腹部圆,具9条环节纹。体轻易碎。无臭,味淡。

蝉蜕性寒,味甘。归肺经、肝经。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解痉、退翳的功效。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药理研究表明,蝉蜕含有角蛋白、24种氨基酸和大量的甲壳质、壳聚糖。有抗惊厥作用及镇静,镇痛、解热、免疫抑制、抗过敏、抗肿瘤等作用,还能使心率减慢。动物实验表明,蝉蜕对机体免疫功能和变态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水提液在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显示出高度抗肿瘤活性。

临床应用:用量3~6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用治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保健应用:1.蝉蜕、薄荷各30克,为细末,黄酒调服,每日3次,每服5克。用于治疗过敏性水土不服所致的皮肤瘙痒症。

2.蝉蜕、鸡内金、车前子等份为末,每日2次,每服6克。用于治疗利水消肿。

3.蝉蜕、胖大海、僵蚕等份,水煎服。用于治疗肺热声哑。

4.蝉蜕3克,芫荽、浮萍各9克,荆芥6克。水煎服,治疹不透。

5.蝉蜕、麻黄各4.5克,浮萍、槐花各6克,黄连、甘草各3克。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治疗荨麻疹、湿疹、药物疹、漆过敏。

6.蝉蜕45克,黄荆子15克,共研末,炼蜜丸,每日3次,每服6克,治过敏性哮喘。(发作,可增至9~12克)。

7.蝉蜕3克,薄荷3克,胖大海2个。或蝉蜕、诃子、石斛各3克,泡茶饮。或蝉蜕二钱,滑石一两,麦冬四钱,胖大海5个,桑叶、薄荷各二钱,泡水茶饮。预防声带疲劳而嘶哑。

8.蝉蜕不拘多少。为末掺在伤口,治疗破伤风以散毒。

注意事项:1.孕妇及体弱肢冷者忌服。2.常用量3~10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