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和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是利水渗湿,也就是能把多余的水分排出来,但是只有一味茯苓的力量是不够的,比如寒湿加点陈皮帮助理气化痰,因为水湿停留时间长了一定会有痰湿的存在,如果你还不敢吃凉的,脾胃虚寒的症状可以加点生姜或者干姜,再来点麦炒薏米,加快它的利水作用,这样一起煮水喝,就不会越吃越寒凉。1、黄芩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所以黄芩被称作清热燥湿药。该药功效广泛,主要效用是清湿热,泻肺火,止血,...

茯苓是利水渗湿,也就是能把多余的水分排出来,但是只有一味茯苓的力量是不够的,比如寒湿加点陈皮帮助理气化痰,因为水湿停留时间长了一定会有痰湿的存在,如果你还不敢吃凉的,脾胃虚寒的症状可以加点生姜或者干姜,再来点麦炒薏米,加快它的利水作用,这样一起煮水喝,就不会越吃越寒凉。

1、黄芩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所以黄芩被称作清热燥湿药。该药功效广泛,主要效用是清湿热,泻肺火,止血,安胎。主治伤寒少阳病:寒热往来,烦躁;肺经湿热:咳嗽,咳吐黄痰;胃肠湿热:黄疸,腹痛泄泻;肝热上炎:头痛,目赤肿痛;毒热壅盛:痈疽,疔疮,红肿疼痛;怀孕有热:胎动不安;热迫血行: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湿热下注: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浑浊黄赤等。故《别录》中说黄芩:“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2、新老黄芩功效也有差别:老根叫枯芩,体轻中空,入肺,善泻肺上焦之火;新根内实,叫子芩,又叫条芩,入大肠,下行泻大肠下焦之火。

3、清热泻火多生用黄芩,用于止血或避免其苦寒伤胃可炒用。欲增强清除上部火热功效时,可酒炒用。黄芩配柴胡退寒热、除风热、有清透之功;配芍药治下痢;配桑白皮泻肺火;配白术安胎。

4、黄芩、黄连、黄柏三味,均为苦寒泻火燥湿之药,亦常同用,如三黄石膏同用,治表里火热。但三者功用又有差别,黄芩偏于泻上焦肺火;黄连偏于泻中焦胃火;黄柏偏于泻下焦相火。三黄用于热病,必须湿热内盛;若温病初起,不可轻用,因温病最易化燥伤津,三黄枯燥是不适合的。

5、凡脾胃虚寒,无湿热实火及孕妇胎寒下坠,脉迟弱者均不宜用黄芩。

1、三仁汤由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创制,载于《温病条辨》,是芳香化湿的常用方剂。因该方以杏仁、白蔻仁、薏苡仁“三仁”为主药,故得此名。该方由杏仁、滑石、通草、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白蔻仁组成,其中杏仁宣肺化湿,白蔻仁芳香醒脾,半夏、厚朴理气燥湿、薏苡仁健脾渗湿,滑石、通草、竹叶清热利湿,全方宣化肠中,清热利湿,主治湿温初起或暑热挟湿,午后身热,头痛身重,胸闷,食欲不振,口不渴,舌苔白腻等。

2、三仁汤是祛暑的方剂,暑病多由于湿热熏蒸、贪凉露卧、或过食生冷,内伤水湿,外感表邪而诱发。所以方中使用了很多健脾利湿和芳香化湿的药物,辅以清利湿热,故能宣肺气、畅脾胃、利膀胱,适用于湿温初期,湿热互结,而湿重热轻者。如果热偏重者,可加青蒿、黄芩、焦栀子、鲜芦根等以清热;湿较重者,可加苍术、陈皮、茯苓等以祛湿。该方临床常用于感冒、肠伤寒、乙型脑炎,属于湿热外感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