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麻苗的作用与功效

麻园规划要因地制宜,小麻园与小麻园之间留好相隔道路。每个大麻园留好主道路。一般小麻园以96×70米为宜,以便于管理,间隔道宽3.5米;大麻园以200亩为宜,主道路宽5米,以便于机耕作业和运输。对于低注地要留好排水沟,防止积水引起病去发生。剑麻为多年生作物,对土壤适应性强,种植以土质疏松、富含石灰质、中性或微碱性,以及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佳,整地要在低温干旱季节进行,整地要进行深耕,...

麻园规划要因地制宜,小麻园与小麻园之间留好相隔道路。每个大麻园留好主道路。一般小麻园以96×70米为宜,以便于管理,间隔道宽3.5米;大麻园以200亩为宜,主道路宽5米,以便于机耕作业和运输。对于低注地要留好排水沟,防止积水引起病去发生。

剑麻为多年生作物,对土壤适应性强,种植以土质疏松、富含石灰质、中性或微碱性,以及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佳,整地要在低温干旱季节进行,整地要进行深耕,有利剑麻生长。

剑麻的繁殖培育方法较多,根据其方法与手段不同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是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而无性繁殖剑麻的方法有吸芽、走茎、珠芽、剖苗、挖心及宿根等方法,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珠芽繁殖方法。当珠芽长至10~15厘米时,其基部产生离层而自然脱落。为了促进花轴中、下部珠芽茁壮生长,可进行砍顶。若要大量采取珠芽,可摇动花轴,使成熟珠芽落地,这样可使母株的养分集中供应小珠芽生长,以便获得健壮的珠芽。

珠芽应选麻株周期展叶500片叶以上,定植10年以上正常开花、健壮、无刺、无病虫害的麻株8~10厘米高的珠芽,然后按大小分级,分床培育。种植株行距一般为15厘米x20厘米。种植初期加强淋水,保持苗床湿润。小苗发根后进行追肥,每标准苗床施尿素0.25公斤、氯化钾0.5公斤,并加入稀粪水50公斤后施用。

剑麻定植多选在3~4月份为好,剑麻起苗后在保留老茎1~1.5厘米的基础上切除老根或部分老茎,原则上不修叶,但必要时可只修除干叶。起、运苗时不要伤及叶片、叶轴和麻头,起苗后要及时分级、运输和种植。定植必须拉线定植,种苗要按大小严格分级分区种植,种植约10~15天后要进行检查,如有不稳要扶正填土,有缺株要补齐,发现病苗、弱苗要及时更换。

追肥视麻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年追肥1-2次。每次追施有机肥每亩1000-1500千克,混合氮磷钾化肥。一般开割前穴施,开割后壮龄麻则在大行中开沟施肥。

剑麻幼龄期易滋生杂草,结合中耕,可以手工、机械、化学除草,每年除草4-5次,随着苗龄增大,除草次数减少,麻田覆盖可加速麻株成长,提高纤维产量。

1、一般苗高在50厘米以上,叶片20?25片时定植。其株行距有单行条植和双行条植两种。双行条植产量高,可用机械化中耕;单行条植有利于割叶机械化,但需人工除草。定植期一年四季均可,但以雨季为好。定植前,应切除地下茎和老根,并剥除枯叶,苗株应按大小分区定植。在根基处以上2-3厘米浅覆土。大行密度以300—370株为宜。

2、基肥应以厩肥、绿肥、磷肥、钾肥和石灰等混合施用,亩用量为5000-7500千克。追肥视麻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年追肥1—2次。每次追施有机肥每亩1000—1500千克,混合氮磷钾化肥。一般开割前穴施,开割后壮龄麻则在大行中开沟施肥。

3、定植后最初1—2年,可利用行间空地间种大豆、花生和芝麻等矮生、不攀缘的短期作物。间作的作物也要轮作,以便调节地力,防治病虫。

4、剑麻幼龄期易滋生杂草,结合中耕,需采用手工、机械以及化学除草剂等方法进行除草。每年除草4-5次,随着苗龄增大,除草次数减少,麻田覆盖可加速麻株成长,提高纤维产量。

1、剑麻种植方法比较简单,一般在春秋季节移栽剑麻最好,因为剑麻种苗本身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春秋季节的环境最适宜,加上剑麻对于土壤的要求也不是很挑剔,所以栽植起来也是非常简单的,一般最重要的就是购买到质量好,成活率高,枝条旺盛的剑麻苗,大家可以选择到绿宝园林购买,价格最低,还能选择各种规格的剑麻苗,规格齐全,货源也是十分充足的。

2、剑麻的种植不难,但是最好要在适宜剑麻生长的环境中种植,比如说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种植最好,可以选择在春季种植,这个季节的温度也是比较温和的,对于剑麻的生根发芽也是非常有利的,当然,如果想要剑麻生长的更加旺盛,也可进行一定的追肥工作,或者是及时灌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