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负荆请罪》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此典指蔺(lìn躏)相如顾全大局而忍让及廉颇坦诚认错赔罪的故事。后以此典比喻顾全大局,忍让小忿;或向人认错,请求宽恕,不计嫌怨。蔺相如,赵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曾是宦官头目缪(miào庙)贤的家臣。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向赵强要此璧,蔺相如奉命入秦,当庭据理力争,终使完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秦、赵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蔺相如随侍赵王,面斥强秦,不辱国体。因功被任命为上卿(高级长官),职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当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蔺相如只凭说话有点功劳,可是职位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是卑贱之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职位在他的下面。’并扬言说:‘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蔺相如听到了,不肯与廉颇会面。蔺相如上朝时,常常托辞有病,不愿与廉颇争位次先后。过了一些时候,蔺相如外出,远远望见了廉颇,连忙掉转车子躲避。这时,蔺相如的家臣一齐劝他说:“我们离开亲人来投靠您,只为仰慕您崇高的风格。现在您与廉颇同列做官,廉先生口出恶言,而您怕他躲他,恐惧得很,普通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您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走吧。”蔺相如坚决劝阻他们,说道:“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较哪一个厉害?”家臣们说:“不如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那样威严,我还敢在朝堂上呵斥他,侮辱他的大臣们,我即使愚笨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我考虑到,强大秦国之所以不敢进兵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呢。现在两只虎互相斗争,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这样做的缘故,是以国家的急难为先,而以私人的仇怨为后呢。”廉颇听到这些话,脱去上衣,露出肩臂,背上荆条,通过宾客到蔺相如家里请罪。此典又作“屈节廉公”、“廉公屈体”、“廉蔺”、“负荆”。【出典】: 《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2443页:“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nú奴,劣马;愚笨),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tǎn坦,袒胸露臂)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例句】: 晋·潘岳《西征赋》:“出申威于河外,何猛气之咆勃;人屈节于廉公,若四体之无骨。” 北周·庾信《周陇右总管长史豆卢公神道碑》:“上马谕书,临戎习礼,贾复开营,廉公屈体。” 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廉蔺声相让,燕秦势岂俱。”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3折:“若相如语言之中为国呵,我则做小,负荆请罪。”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46回:“杨雄道:‘兄弟,你休怪我。……我今特来寻贤弟,负荆请罪。’” 清·孔尚任《桃花扇》:“劝将军自思,祸来难救,负荆早向辕门叩。”连动 登门谢罪,表示诚恳认错。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高和《越轨诉讼》:“事实上是局长昨天下午知道黑头的事确实是弄错了,很是惊惶,一方面命令尽快放人,做好善后,一方面赶忙给省政法委书记赵世铎打电话说明情况,多多少少有些~争取主动的意思。”△褒义。多用于认错方面。→朝过夕改 肉袒负荆 肉袒牵羊 ↔兴师问罪 迷不知归 西邻责言。也作“负荆谢罪”。【典源】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今译】 战国时赵蔺相如屡次挫败秦国阴谋,功劳甚大,拜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公开说:“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给他难看。”蔺相如闻知,避免与廉颇会面。每逢上朝,相如便称病,不想与廉颇争位次。有次相如出行,望见廉颇也经过,即将车驶开回避。相如的门客们认为这是懦怯的表现。蔺相如说:“你们看廉将军比秦王还厉害吗?”门客说:“不如。”相如说:“秦王那么横暴,而我敢当廷怒斥他,我虽然不才,难道怕廉将军吗? 只因有我们两人在,秦才不敢侵犯赵。这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私忿啊。”廉颇得知,即脱光上衣,背负荆条来蔺相如门上请罪,两人和好,订为生死之交。【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或表示顾全大局,忍让小忿。【典形】 负荆、廉公屈体、廉蔺、屈节廉公、避廉颇之强。【示例】〔负荆〕 清·孔尚任《桃花扇》:“劝将军自思,祸来难救,负荆早向辕门叩。”〔廉公屈体〕 北周·庾信《周陇右总管长史豆卢公神道碑》:“上马谕书,临戎习礼,贾复开营,廉公屈体。”〔廉蔺〕 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廉蔺声相让,燕秦势岂俱。”〔屈节廉公〕 晋·潘岳 《西征赋》:“出申威于河外,何猛气之咆勃; 入屈节于廉公,若四体之无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