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不打自招》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更新时间:2025-02-22 06:40:42

指没有用刑,自己就招供了。《警世通言》卷一三:“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双双的问成死罪,偿了大孙押司之命。”又卷二四:“刘爷看了书吏所录口词,再要拷问,三人都不打自招。”也指不用别人追问就说出自己的想法来。鲁迅《两地书》一九:“我也可以‘不打自招’:东边架上一盒盒的确是书籍。”其他 原指没有用刑就自己招认罪行。现多用以比喻无意中讲出了自己的打算。高阳《粉墨春秋》:“出来的条件,根本未曾接受。倘是签了字的影体,就变成~的卖国供状。”△多用于承认方面。→欲盖弥彰 ↔讳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