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薪尽火传》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指,脂。古代无蜡烛,用脂肪裹薪点燃照明,叫烛薪。全句意思为烛薪烧尽,火种却一直留传下去。这一典故原是庄子所谓的形骸有尽但精神不灭的观点。后因以“薪尽火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的典故。《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风流云散,贤豪才色总成空;薪尽火传,工匠市廛都有韵。”也泛指传延不绝。清.梁启超《中国前途之希望与国民责任》:“而其传染性乃益以蔓延猖獗,薪尽火传,绵绵无绝。并列 柴虽烧完,火种仍然留传。原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语本《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儒林外史》54回:“~,工匠市廛都有韵。”△后常用于比喻学问、技艺、教化等代代相传不绝。【典源】《庄子·养生主》:“指 (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今译】 薪烛的燃烧是有穷尽的,但火却可以由后边的薪烛接续下去,没有尽头。【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事业、学问、技艺代代相传。【典形】 传火、传薪、如薪传火、薪传、薪尽火传。【示例】〔传火〕 南朝梁·江淹 《孙廷尉杂述》:“交臂久变化,传火乃薪草。”〔传薪〕 唐·李子卿《水萤赋》:“览于心乃止水之常净,烛于物靡传薪之无绝。”〔如薪传火〕 唐·李白 《鲁郡叶和尚赞》:“如薪传火,朗彻生死; 如云开天,廓然万里。”〔薪传〕 清·唐孙华《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练川文笔旧称雄,太仆薪传应未烬。”〔薪尽火传〕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卷五十四:“薪尽火传,工匠市廛都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