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心不在焉》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更新时间:2024-09-20 08:47:04

焉:文言虚词,犹言于此。在焉:在于此,在这里。指心神不属,思想不集中。《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徐德归来几日,看见莫大姐神思撩乱,心不在焉的光景,又访知杨二郎仍来走动。”叶圣陶《校长》:“上课以前总不肯早来一刻,而上课时又总是一种心不在焉的神气。”主谓 心思不在这儿。形容思想不集中,不能专注。《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杨沫《青春之歌》:“他的笑中却使道静感到有些蹊跷,好像~的样子。”△贬义。常用于做事没心思。→魂不守舍 无所用心 漫不经心 心猿意马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解释 心思不在这里。形容思想不集中。出处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大学》本为《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将其列入《四书章句集注》,从而成为“四书”之一。《大学》认为,一个要向天下阐明光明美好之德行的君主,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首先应治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首先应修养自身。要修养自身,首先应获得一定的知识。要获得知识,就要探究事物的原理。事物的原理探究了,才能彻底深入地了解事物。彻底了解了事物,意念才能诚实。意念诚实了,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了,才能自我修养。自我修养好了,家庭才能得到治理。家庭治理好了,国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所以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以修养自身为根本。修养自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心思。如何端正自己的心思呢?如果自己有所愤怒,心就不能得到端正;有所恐惧,也不能得到端正;有所喜好,也不能得到端正;有所担忧,也不能得到端正。心思如果不集中在如何提高自己上,就会看了也看不见,听了也听不见,吃东西也会不知道滋味。因此,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心。近义 漫不经心反义 全神贯注例句哥哥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对于弟弟那些无聊的问题,他只是心不在焉地应付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