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摸金校尉》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李周翰注:“言操置发丘中郎、摸金校尉之官,所过皆破坏冢墓,以取金宝,而露其骸骨也。”因以“摸金校尉”为诋毁曹操之典。亦借以指贪官暴政。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宋 严有翼诋东坡诗:‘误以葱为韭,以长桑君为仓公,以摸金校尉为摸金郎中。’”清 杨潮观《下江南曹彬誓众》:“更摸金校尉去遍墟丘,可也庾信悲哀泪更流。”偏正 古代的武官。转指专门掠夺索取财物的官员。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曹)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又持置发丘中郎将、~,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贬义。多用于贪官。【典源】《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 (曹)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亦载。【今译】 汉末,陈琳在为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中写道: 梁孝王乃汉景帝同胞兄弟,对其陵墓应肃穆恭敬。然而曹操却率领将士,亲临掘墓,破棺暴尸,掠夺其中的金银财宝,至使天子为之哀泣,吏民为之悲伤。曹操还特别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专营盗墓勾当,所过坟墓,无不毁坏,尸骨暴露。【释义】 后以此典指贪官暴政;或指,盗坟掘墓之人。【典形】 发邱摸金、发丘中郎、摸金、摸金使者、摸金校尉、校尉金、【示例】〔发邱摸金〕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发邱摸金,诬过其虐,然抗辞书衅, 皦然露骨矣。”〔发丘中郎〕 清·顾炎武《岁九月虏令伐我墓柏》:“发丘中郎来,符牒百道声如雷。”〔摸金〕 宋·苏轼《有言郡东北荆山下》之二:“纵令司马能石, 奈有中郎解摸金。”〔摸金使者〕 清 · 沈钦圻 《后咏史》:“摸金使者征求遍,指鹿元臣炀蔽多。”〔摸金校尉〕 清·杨潮观《下江南曹彬誓众》:“更摸金校尉去遍墟丘,可也庾信悲哀泪更流。”〔校尉金〕 宋·黄庭坚《次韵几复答予》:“不取丁仪米,疑成校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