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苟且因循》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更新时间:2024-12-04 06:50:57

得过且过,不求进取。宋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愿陛下鉴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明诏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郭沫若《羽书集.把精神武装起来》:“烂熟的封建文明持续了过分长久的年代,没有得到蜕变,更加以清朝三百年的无理的统制,养成了一种苟且因循的习惯,毫无积极进取的精神。”偏正 因循,沿袭。得过且过,混日子,不求进取。语出《宋史·王安石传》:“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例]清代作家李宝嘉的作品《官场现形记》中描写了张好古~进了翰林院的故事,真是耐人寻味。△贬义。用于指人的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