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张仪舌在》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更新时间:2024-11-24 19:14:47

同“张仪舌”。清 汪懋麟《沁园春.赠次功》词:“问张仪舌在,何难定霸;班生笔好,有日封侯。”【典源】《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壁,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 (释) 之。 其妻曰:‘嘻! 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今译】 战国时张仪师事鬼谷先生,学纵横术,学成游说诸侯。曾在楚国与楚相饮酒,不久楚相丢失玉璧,门下人怀疑张仪,认为他人穷,肯定是他偷的。于是对张仪进行拷打,张仪不服,楚相无法,释放了他。张妻说:“唉! 你如果不读书游说,怎会有此耻辱呢?”张仪对她说:“看看我舌头还有吗?”其妻说有。张仪说:“有舌头在就行了。”【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游说干谒帝王; 或形容博取功名的资本。【典形】 存舌、留舌、三寸犹在、舌存、舌在、我舌问妻孥、吾舌在、仪舌、疑璧、张仪舌、张仪舌在、纵横舌、舌犹存、舌尚存、吾舌犹存、璧非真盗、诬张仪、恒视舌。【示例】〔存舌〕 明·唐寅《漫兴》之七:“苏秦扪颊犹存舌,赵壹探囊已没钱。”〔留舌〕 唐·李白 《赠范金乡》之一:“只应自索漠,留舌示山妻。”〔三寸犹在〕 唐·王维《关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三寸犹在,乐毅辞燕而未老; 十年在外,信陵归魏而逾尊。”〔舌存〕 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齿落本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舌在〕 明·袁宏道《别黄道元信笔题扇上》:“舌在即王侯,文成足歌咏。”〔我舌问妻孥〕 清·计东《任丘道中回望西山有感》:“内廷传甲第,我舌问妻孥。”〔吾舌在〕 唐·张祜《贫居遣怀》:“但令吾舌在,何畏不封侯。”〔仪舌〕 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仪舌忻犹在,舒帷誓不褰。”〔疑璧〕 唐·骆宾王《狱中书情通简知己》:“绝缣非易辨,疑璧果难裁。”〔张仪舌〕 唐·李白 《赠崔侍御》:“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张仪舌在〕 清·刘献廷《幽居》之七:“学易忘年老此生,张仪舌在悔纵横。”〔纵横舌〕 宋·苏轼《二公再和亦再答之》:“幸有纵横舌,说剑起慵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