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避实就虚》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更新时间:2025-01-16 11:25:40

实:实在,坚实部分。虚:空虚,虚弱部分。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虚弱之处。《淮南子.要略》:“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清史稿.洪承畴传》:“若闻我师西进,必且避实就虚,合力内犯。”也指处事回避要害。鲁迅《致台静农》:“盖当局对于出版者之交情,非对于我之宽典,但执笔之际,避实就虚,顾彼忌此,实在气闷。”亦作“就虚避实”。《清史稿.洪秀全传》:“尤喜用间谍,混入敌营,又能取远势,声东击西,就虚避实。”亦作“避实击虚”。《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臣以为天下之势,避实击虚,不过如是。”明.刘基《赠弈棋相子先序》:“避实击虚,投间抵隙,兼弱取乱之道,无所不备。”见“避实击虚”。凌力《星星草》21章:“捻军~,倏然北上,使左宗棠的围剿计划宣告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