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喜形于色》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更新时间:2024-12-27 13:04:56

形:表现。色:脸色。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魏书.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旧唐书.李晟传》:“又时遣中使至晟第存抚诸子,教戒备至,闻愿等有一善,上喜形于色,眷遇终始,无与晟比。”《聊斋志异.邵女》:“金一见,喜形于色,饮食共之,脂泽花钏,任其所取。”主谓 高兴的心情表露在脸上。形容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欧阳山《圣地》:“高克业看过信,问明情由,觉着这回可以突破一桩大案,不免~。”△褒义。常用指喜悦之情抑制不住。→眉开眼笑 笑容可掬 ↔愁眉苦脸 怒形于色。 也作“喜见于色”、“喜形于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