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百折不挠》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折:挫折。挠:弯曲。谓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品节刚毅。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清.颐琐《黄绣球》一三回:“若把这迷信移到做正经事,讲正经学问,便成了个百折不挠,自强独立的大丈夫、奇女子。”亦作“百折不回”。明.沈德符《野获编.王思再谏》:“若思之百折不回,以身殉国,真无愧王文端曾孙。”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亦作“百折不摧”。宋.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亦作“百折不屈”。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若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偏正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品节刚毅。叶辛《蹉跎岁月》:“从她那双菱形眼里闪烁出一般执拗的~的光彩,她显得坚定不移,信心百倍。”△褒义。描写优秀品格。→一往无前不屈不挠 坚贞不屈 ↔一蹶不振 知难而退 半途而废。也作“百挫不折”、“百折不摧”、“百折不回”、“百折不屈”、“百折不磨”。解释 挠:弯曲,引申为屈服。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品节刚毅。出处 东汉·蔡邕《太尉桥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桥玄字公祖,东汉末年梁国睢阳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能。桥玄长大后,看问题高明独特,是大家公认的雄杰之士。他性情刚直,疾恶如仇,曾揭发陈国国相羊昌的恶行,处死了贪赃枉法的上令皇甫祯。他还上书汉灵帝,弹劾太中大夫盖升搜刮民财。有一次桥玄的小儿子被一群强盗绑架,强盗们以此为条件进行勒索。守备官员阳球得到消息后立刻派兵救援。官兵虽然将强盗团团围住,却因为害怕强盗伤害桥玄的儿子而不敢有进一步的行动。桥玄知道后非常生气,他说:“强盗们目无法纪。你们怎么可以为了我的儿子而放纵他们呢?”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后来强盗被捕获,但桥玄的小儿子也被强盗杀害。由于桥玄敢于和恶势力对抗,极受当时之人的敬重。大文学家蔡邕为他写碑时,称赞他“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的高尚品格。近义 不屈不挠反义 知难而退例句我们百折不挠,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赶走了侵略者,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