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更新时间:2025-02-26 00:01:26

遗:丢失的东西。东西丢失在路上没有人拾为己有,夜里不关门也没有人来偷盗。古时多用来形容民风淳厚,对统治者的政绩加以颂扬。现用以形容社会风尚和道德良好。语本《礼记.礼运》“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有些地方真个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也作 ① 【路不拾遗,户不夜闭】。《水浒》第一回:“那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