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依样画葫芦》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谷自以久次旧人,意希大用。建隆(宋太祖年号)以后为宰相者,往往不由文翰,而闻望皆出谷下。谷不能平,乃俾其党与,因事荐引,以为久在词禁,宣力实多,亦以微伺上旨。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致力,用力)之有?’谷闻之,乃作诗书于玉堂之壁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亦薄其怨望,遂决意不用矣。”(见《稗海》第三函)此事又见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四,宋释文莹《续湘山野录》,内容大略同。陶谷以自己是翰林苑老臣,希望得到提拔。但宋太祖认为,翰苑之人,没有创新,只是模仿照搬,故不用。后常用以比喻照式模仿,毫无创新的作法。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案也。”见“照葫芦画瓢”。宋·魏泰《东轩笔录》卷1:“谷不能平,乃俾其党与,因事荐引,以为久在词禁,宣力实多,亦以微伺上旨。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捡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耳,何宣力之有?谷闻之,乃作诗书于玉堂之壁,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典源】 宋·魏泰《东轩笔录》 卷一:“ (陶榖) 以为久在词禁,宣力实多,亦以微伺上旨。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穀闻之,乃作诗书于玉堂之壁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益薄其怨望,遂决意不用矣。”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四、宋·文莹《续湘山野录》等亦载,文有不同。【今译】 宋代陶穀学识渊博,文章出众,为翰林院学士。他因自己才高位低而不满,使亲旧朋党在宋太祖面前进言,称其久居词林,出力很多。太祖听后一笑,说:“听说翰林学士们写文章,都是抄袭前人旧本,不过改换词语而已,这正如俗语所说: 照着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有何费力之处?”陶穀闻后,题诗在玉堂墙上,发泄自己的怨艾。宋太祖更加不悦,一直没有重用他。【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模仿照搬,套用前例,毫无创新。【典形】 胡卢弃旧样、依样胡卢、依样画葫芦。【示例】〔胡卢弃旧样〕 清·黄遵宪《番客篇》:“长袖善新舞,胡卢弃旧样。”〔依样胡卢〕 金·元好问《三士醉乐图》:“依样胡卢画不成,三家儿女日交兵。”〔依样画葫芦〕 明 · 汤显祖《紫钗记》:“你献了呵三杯和万事,降唐呵也依样画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