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画虎刻鹄》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更新时间:2024-12-29 03:39:19
源见“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明 陶宗仪《辍耕录.写山水诀》:“黄子久散人……画山水宗董 巨,自成一家,可入逸品。其所写山水诀,亦有理致。迩来初学小生多效之,但未有得其仿佛者,正所谓画虎刻鹄之不成也。”亦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成了坏事。《西游记》三七回:“三藏道:‘那怪既神通广大,变得与你相同……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敢轻动干戈。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鹄也?’”并列 语本《东观汉记·马援传》:“与兄子严孰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①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收获。明·陶宗仪《辍耕录·写山水诀》:“黄子久散人……画山水宗董巨,自成一家,可入逸品。其所作写山水诀,亦有理致。迩来初学小生多效之,但未有得其仿佛者,正所谓~之不成也。”②比喻好事做成坏事。《西游记》37回:“三藏道:‘那怪既神通广大,变得与你相同……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敢轻动干戈。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 ~也?’”△贬义。多用于评论人的行为。也作“画龙刻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