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敬贤礼士》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更新时间:2024-11-13 07:17:36

贤:有才德的人。礼:以礼相待,尊重。士:指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尊重有才能、有德行和有文化、有能力的人。《三国演义》四二回:“孙将军虎踞六郡,兵精粮足,又极敬贤礼士,江表英雄,多归附之。”明.无名氏《庞掠四郡》四折:“玄德公纳谏如流,敬贤礼士。”亦作“敬贤重士”。重:敬重。明.无名氏《四马投唐》四折:“元帅宽仁厚德,敬贤重士,岂肯记旧仇,并不挟冤。”亦作“敬贤下士”。《汉书.谷永传》:“君侯躬周召之德,执管晏之操,敬贤下士,乐善不倦,宜在上将久矣。”亦作“敬贤爱士”。《晋书.张寔传》:“寔字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亦作“尊贤礼士”。《东周列国志》八○回:“于是以文种治国政,以范蠡治军旅,尊贤礼士,敬老恤贫,百姓大悦。”并列 敬重贤者,礼遇士人。明·无名氏《庞掠四郡》4折:“玄德公纳谏如流,~。”△褒义。常用于赞誉人的贤德举止。也作“敬贤下士”、敬贤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