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克己奉公》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即约束、限制自己的私欲而将精力奉献于自己所投身的事业。祭遵(?-33年)字弟孙,颖川颖阳(今河南禹县)人。刘秀初起兵,祭遵为执法官,因执法严明,元所畏避,进刺奸将军。建武初,以功拜征虏将军,颖阳侯。后从征隗嚣、公孙述,卒于军中。《后汉书》在评论其一生为人行事时说:“祭遵为人廉洁、谨慎,对自己严加约束而将全部精力投身于事业之中,所有赏赐都分给属下士卒,家无余财,光武帝刘秀对他极为器重。”【出典】: 《后汉书》卷20第741页《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绔,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帝以是重焉。及卒……谥曰成侯。”【例句】: 《魏书·高祖纪上》:“自今牧守温仁清俭、克己奉公者,可久于其任。”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并列 指约束自己以一心奉公。语出《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从维熙《走向混沌》:“他认为右派应当苦练脚板工,并无条件地~。”△褒义。多用于表达个人对集体、社会等方面的心志。→廉洁奉公 不私其利 ↔假公济私解释 约束自己,以公事为重。出处 《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绔,布被,夫人裳不加缘。”祭遵是东汉著名将领。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祭遵家境殷富,却十分节俭,不穿华美的衣服。母亲去世后,祭遵亲自背土,垒造坟茔,得到人们的尊敬。祭遵有胆有识,不畏强权,主持正义。有一次,他担任军中执法,有个伺候光武帝刘秀的小郎官犯了法。祭遵毫不客气,当场处死了他。刘秀知道后,十分恼怒,下令逮捕祭遵,加以惩处。主簿陈副劝阻说:“您常想让军容整肃,现在祭遵执法毫无避忌和袒护,正是帮助您整肃诸军的好机会。”刘秀于是赦免了祭遵,并任命他为刺奸将军。这事以后,刘秀常对将领们说:“你们要当心祭遵!他连我喜爱的郎官都杀了,也一定不会袒护你们。”又有一次,祭遵奉命征讨敌人,战斗中敌人的箭射穿了祭遵的嘴,血流不止。众将见祭遵受伤,边战边退。祭遵见状,不顾伤痛,大声呵止。士兵们勇气倍增,大破敌兵。祭遵为人廉洁谨慎,约束自己,以公事为重。皇上赏赐给他的东西,他总是全部分给士兵,以至于自己家中没有什么私财。他身穿皮衣裤,盖布被子,夫人的衣裙也不绣花边。光武帝刘秀因此非常器重他。祭遵死后,刘秀非常悲痛,亲自前往送葬,赠予谥号“成侯”。近义 公而忘私反义 假公济私例句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