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卖官鬻爵》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更新时间:2024-12-03 17:06:00

    鬻:音yù,卖的意思。全句指旧时掌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财物。语出《宋书·邓琬传》。邓琬(363-433年)字元琬,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任给事黄门侍郎,后出京任晋安王子勋的镇军长史、寻阳内使等官。因怂恿子勋谋反称帝,被属下张悦所杀。邓琬为人昏愦、粗俗,并且贪婪成性,凡是有关财物,以及酒食等收受发放,他都要亲自称量。甚至和儿子一起出卖官职爵位,其贪婪之甚由此可见一斑。【出典】:    《宋书》卷84《邓琬传》2135页:“琬性鄙闇(暗),贪吝过甚,财货酒食,皆身自量校。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奕,日夜不休。”【例句】:    唐·李百药《赞道赋》:“直言正谏,以忠信而获罪;卖官鬻爵,以货贿而见亲。” 《旧唐书·柳泽传》:“臣窃见神龙以来,纲纪大坏,内宠立命,外嬖制权,因贵凭势,卖官鬻爵。”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昔黄巾造反,其原皆十常侍卖官鬻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并列 鬻,卖。爵:爵位。旧指掌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钱财。语本《管子·八观》:“赏罚不信,五年而破;上卖官爵,十年而亡。”《宋书·邓琬传》:“父子并~。”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严嵩父子秉政弄权……~,取利下尽锱铢。”△贬义。多用来形容贪官污吏或黑暗的官场。→贿赂公行 ↔选贤与能。 也作“贩官鬻爵”、“卖官贩爵”、“卖官卖爵”、“卖爵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