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亡国之声》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更新时间:2024-12-02 11:15:41

同“亡国之音”。《孔子家语.辨乐解》:“今也匹夫之徒,曾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偏正 淫靡的音乐。《韩非子·十过》:“此~不可遂也……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及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至于濮水而自投,故闻此声者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其国必削,不可遂。”△贬义。多用于描写淫靡之音。→靡靡之音 ↔钧天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