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虚生浪死》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更新时间:2024-12-05 06:59:04
虚:徒然;浪:随便。形容白白活在世上,一事无成。为唐高祖第七女常乐长公主对李贞的嘱托。李贞(625-686年)唐太宗第八子。贞观十年(636年)封越王。曾任扬州都督、相州刺史、安州刺史等职。武则天称帝后,联络李氏诸王及其他亲属起兵反对。这时常乐长公主便对李贞派来的使节说:“为我转告越王,我家和他一起起兵,但绝不能退却。诸王若还是男子汉的话,就不应拖延到现在尚未行动。……诸王应以匡救国家为急,决不可虚生浪死,取笑于后代。”但李贞起兵仅二十余日便失败,饮药自杀。【出典】: 《旧唐书》卷76《李贞传》2663页:“诸王必须以匡救为急,不可虚生浪死,取笑于后代。”【例句】: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18:“若未会,须是扣已而参,直要真实,又不得信口掠虚,徒自虚生浪死。”并列 虚度年华,活着没意义,死后无价值。《旧唐书 ·越王贞传》:“诸王必须以匡救为急,不可~,取笑于后代。”△常指无所事事的人,在世时无成就,死后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