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一不做,二不休》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更新时间:2025-02-26 03:02:49

休:停止。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底。语本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唐德宗时张光晟(shèng,又读chéng)随朱泚(cǐ)反叛,在朱泚快失败时,张杀朱泚投降,但张还是被处以死刑,“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齐襄公一来舍不得文姜回去,二来惧鲁侯怀恨成仇,一不做,二不休,吩咐公子彭生待席散之后……要在车中结果鲁侯性命。”《红楼梦》第八十回:“金桂意谓一不做,二不休,越发喊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