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祢衡怀刺》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后汉书.祢衡传》:“〔祢衡(字正平)〕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用为求人引荐的典故。清 尤侗《放歌五首》之一:“冯驩弹铗不见听,祢衡怀刺谁能投?丈夫出门无知己,不如还家对妻子。”【典源】《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条注引 《文士传》 曰:“以建安初北游,或劝其诣京师贵游者,衡怀一刺,遂至漫灭,竟无所诣。”《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传》:“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今译】 后汉祢衡字正平,年轻有才学,但狂傲自负,目空他人。建安年间来京都一带游访,怀里藏着一枚名刺,准备拜谒时用。但竟没有他认为可以拜访的,以至名刺上的字都磨掉了。【释义】 后以此典指拜访他人; 或指无人可访,得不到接纳。【典形】 怀刺、漫灭怀中刺、祢刺、祢衡刺、袖中漫刺、一刺空磨、怀中字漫灭。【示例】〔怀剌〕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瞻言前古,徒欲思齐; 俯惟当今,空劳怀刺。”〔漫灭怀中刺〕 清·钱谦益《宋比玉过访虞山》之一:“看君漫灭怀中刺,恰称闲门有雀罗。”〔祢刺〕 明·李东阳《刑部郎中括苍金君》:“徐歌漫有临岐赠,祢刺深劳昨夜通。”〔祢衡刺〕 宋·陆游《寄题王才臣山居》:“出游耻怀祢衡刺,归卧尽读倚相书。”〔袖中漫刺〕 宋·黄庭坚《次韵笑邢敦夫》:“过阅王公门,袖中有漫刺。”〔一刺空磨〕 清·黄景仁《重至当涂怀稚存》之二:“六棺未葬悲元振,一刺空磨叹祢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