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綵燕,晓色动帘旌。”拼音出处和意思

更新时间:2025-02-13 15:50:24

出自明文徵明的《立春日迟道复不至》

拼音和注音

dōng fēng chuī cǎi yàn , xiǎo sè dòng lián jīng 。

小提示:"东风吹綵燕,晓色动帘旌。"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东风:(名)①指春风。②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晓色:拂晓时的天色;晨曦。

小提示:"东风吹綵燕,晓色动帘旌。"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原诗

东风吹綵燕,晓色动帘旌。

迟子不时至,南楼春自生。

裁诗供帖子,阁酒听啼莺。

白日流云暖,梅花初雪晴。

閒窗落香烬,残火宿茶铛。

败叶鸣阶戺,分明识履声。

小提示:文徵明的《立春日迟道复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