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竹袖中收,宝扇家家爱聚头。”拼音出处和意思
出自清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其一九三)》
拼音和注音
shí sān xíng zhú xiù zhōng shōu , bǎo shàn jiā jiā ài jù tóu 。
小提示:"十三行竹袖中收,宝扇家家爱聚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家家:家家jiājiā每户
十三行:法帖名。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清代天津脚夫、挑夫等苦工的组织。
三行:1.祝酒三次。2.三种德行。
聚头:聚头jùtóu聚首;会面;人碰在一起不是冤家不聚头
小提示:"十三行竹袖中收,宝扇家家爱聚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原诗
十三行竹袖中收,宝扇家家爱聚头。
藏得秋山平远画,鸦青纸认摺痕留。
小提示: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其一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