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编蒲,暮缉柳,几春秋。”拼音出处和意思
出自清俞樾的《水调歌头》
拼音和注音
cháo biān pú , mù jī liǔ , jǐ chūn qiū 。
小提示:"朝编蒲,暮缉柳,几春秋。"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小提示:"朝编蒲,暮缉柳,几春秋。"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原诗
嗟我本无有,天地一沙鸥。
盛年难又,无痕春梦付悠悠。
抛了功名◆狗,还我千金敝帚,此外复何求。
私署曲园叟,小占圣湖楼。朝编蒲,暮缉柳,几春秋。
编排初就,居然传诵到遐陬。
浪使卖书人富,不管著书人瘦,此事岂良谋。
太息百年后,辛苦豹皮留。
小提示:俞樾的《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