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地肤子作用与功效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成熟果实。地肤子生长于荒野、田边、路旁、房前屋后等,经济易得,为民间治疗一些小病所常用。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该药材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湿热淋证、白浊带下、小便不利,以及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等病症。地肤子茎枝可食,老熟后可作扫帚,故又称“扫帚草”。地肤子功效与作用1、抗皮肤真菌。地...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成熟果实。地肤子生长于荒野、田边、路旁、房前屋后等,经济易得,为民间治疗一些小病所常用。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该药材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湿热淋证、白浊带下、小便不利,以及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等病症。地肤子茎枝可食,老熟后可作扫帚,故又称“扫帚草”。

地肤子功效与作用

1、抗皮肤真菌。地肤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利尿。地肤子煎剂2g/kg给家兔灌胃,6小时内尿中氯化物增加127.1%~131.6%,但总尿量无变化。有报告指出,地肤子对大白鼠尿量及尿钠排出均有影响。

3、治久血痢,日夜不止。地肤子一两,地榆三分(锉),黄芩三分。上药拇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4、治肝虚目昏。地肤子一斤(阴干,捣罗为末),生地黄五斤(净汤捣,绞取汁)。上药相拌,日中曝干,捣细罗为散。每服,空心以温酒调下二钱,夜临卧,以温水调再服之。(《圣惠方》地肤子散)

5、治疝气、痔疾。地肤子炒香,研末,每服一钱,酒下。(《简便单方》)地肤子不拘多少,新瓦上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用陈粟米饮调下,日三。(《圣济总录》地肤子散)

6、治痈。地肤子、莱菔子各一两。文火煎水,趁热洗患处,每日二次,每次10~15分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海金沙,多年生攀援草本,同属植物小叶海金沙的全草,在广东、广西民间亦同供药用。主要用于各种淋证和小便不利,水肿等。

2、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白带,肝炎,肾炎水肿,咽喉肿痛,痄腮,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带状疱疹。

3、主通利小肠。得栀子、马牙消、蓬砂共疗伤寒热狂,或丸或散。

4、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5、利水通淋。治男子淫浊,女子带下。

6、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感冒发热,小便短亦,肠炎,痢疾。

7、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治肝炎,肾性水肿,皮肤湿疹,水痘,尿血。痄腮,风火牙痛,喉蛾,白喉,带状疱疹,小儿L疳积。

8、【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咨询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1、茵陈在农村特别常见,记得小时候每到二月,母亲说为了防病,她都会蒸茵陈或包茵陈馅的饺子让我们吃。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民间有就此这样的说法:“二月茵陈,五月蒿,六月七月当柴烧”,即在二月、五月采收。二月采收的茵陈功效最好,五月长成了茵陈蒿,此时功效大减,和青蒿有点像,注意区别,六月七月就可以当柴烧啦,功效基本消失。

2、茵陈性味苦、平、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可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是治疗黄疸的常用药。还可以保肝、抗肿瘤、降压,并可抑制人型结核杆菌。它的乙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也有一定的杀伤力,煎汤服用亦是如此。茵陈除了治疗黄疸外,还可以治疗湿疮瘙痒、湿温暑湿。治湿热之黄疸时可以和栀子、大黄通用,即茵陈蒿汤;也可以与附子、干姜同用,用来治疗脾胃寒湿引起的黄疸。治湿疮可以配一些清热利湿的药,比如黄柏、地肤子、苦参等。

3、再来说说大黄,产于四川的大黄功效犹为正宗,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号称其为“将军”,言:“能推陈致新,如定祸乱以致太平,故有将军之号”,亦有“川军”之称。

4、大黄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有清热泻火解毒、泻下攻积、利湿退黄、凉血逐瘀通经的功效。大黄治疗实热积滞引起的便秘尤为适宜,能直降下行、走而不守,便秘重者可以配伍芒硝、厚朴、枳实增强通便力量。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血热、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常与黄连、栀子、黄芩等共用,也可以直接吃含有大黄的牛黄解毒片;治疗疮疡痈肿、热毒引起的阑尾炎时常配伍金银花、蒲公英、桃仁、牡丹、芒硝等。还可以治疗瘀血闭经、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淋证、烧烫伤等,治烧汤伤时可以用麻油调和大黄粉涂到患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可以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还可以起到保肝、抗感染、止血、降压、降胆固醇的作用。

5、虽然茵陈和大黄能治疗很多疾病,但须对症治疗。对于茵陈来说,蓄血发黄及血虚萎黄的病人要慎用;而大黄,孕妇或处于月经期、哺乳期的妇女,或者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宜使用大黄。

6、文:中日友好医院男科硕士研究生卢冬冬/王传航主任医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