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地肤子功效与作用

1、蒺藜,可以医先天之不足,又能治后天之所伤。这功效听起来似乎很厉害的样子,请随紫茵一块来了解一下吧。2、蒺藜最早被收录在《神农本草经》中,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蒺藜味辛、苦,性微温,归肝经。因为蒺藜的治病效果比较缓和,不仅能治病,还能养人,因此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它还有不少别名,比较特殊一点的如旁通、止行、休羽、三角刺、野菱角、地菱等等,乍一看这些名字,是不是有点...

1、蒺藜,可以医先天之不足,又能治后天之所伤。这功效听起来似乎很厉害的样子,请随紫茵一块来了解一下吧。

2、蒺藜最早被收录在《神农本草经》中,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蒺藜味辛、苦,性微温,归肝经。因为蒺藜的治病效果比较缓和,不仅能治病,还能养人,因此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它还有不少别名,比较特殊一点的如旁通、止行、休羽、三角刺、野菱角、地菱等等,乍一看这些名字,是不是有点难和蒺藜这个药联系到一块去?

3、蒺藜味辛,辛味药擅长发散表邪和行气行血,蒺藜同样也是善行的。蒺藜是一种在地上蔓生的藤状植物,它的藤能在地上到处蔓延,它的果实又能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别的地方去播种,这些都是蒺藜善行的另一种表现。蒺藜又主入肝经,因此它擅长疏肝解郁,还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痛或乳汁不通、乳房胀痛之证。这个适应症和柴胡的类似,但又有不同。柴胡的辛散之力比较强,不适合长时间使用,否则就会伤害肝阴,而用蒺藜代替柴胡来疏肝解郁就不会有这种弊端。

4、蒺藜味苦,善于降泄,又走肝经,能平抑肝阳,如果您时常觉得头晕目眩,又有肝阳上亢的症状,那么就可以用它来治疗了。

5、蒺藜是带有刺的,一般带刺的药都有消肿的作用,就比如皂角刺,蒺藜也是一样。它善于退眼睛的红肿,又能疏散肝经风热,因而对于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效果明显。

6、蒺藜辛散苦泄,能发散风邪而发挥止痒作用,可治疗风疹瘙痒,对白癜风也有效果。

7、每样中药都有其自身的自然属性和作用偏向,我们通过中药炮制手段是能改善或是加强中药的某些属性或者作用的,对于蒺藜也是如此。蒺藜炒黄之后可以缓和它的辛散之力,而略微有补益的作用,可以与其他药配伍治疗血虚肝旺引起的头晕眼花、双目涩痛、手足麻木之症。而把蒺藜用盐水炙之后它就能入肾了,盐炙蒺藜既能平肝,又能补肾,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内风上扰之证。

8、需要注意的是,刺蒺藜发挥祛风散风的作用时,要消耗肝肺之气,也会耗血,因此气血虚弱的人一般是不建议使用的。另外孕妇也要慎用。如需用药还请先咨询医师,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9、以上就是紫茵的回答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觉得本文还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赞,谢谢。(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不是一回事。在农村有这样一种植物,房前屋后多有种植,茂盛的时候,可以长到人高,将其砍割下来,可作扫帚,极为耐用。其果实还可入药,嫩茎可以食用,这种植物叫地肤子,也叫铁扫帚。

2、地肤子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味微苦。其嫩茎叶可供食用,是一种含高胡萝卜素和高钾、铜的半野生蔬菜,一般沸水焯后炒食、凉拌或做馅。地肤子炒肉丝色泽鲜艳,味鲜爽口。老叶可做饲料;种子含油15%,供食用及工业用,也可制糕点。

1、肤痒颗粒是中成药,主要治疗湿疹、荨麻疹引起的皮肤瘙痒。

2、肤痒颗粒的主要成分有苍耳子(炒、去刺)、地肤子、川芎、红花、白英。苍耳子有散风、通窍、解毒、止痒、祛风除湿(祛除体内风邪和湿气)的作用,可以祛在表的风寒湿邪,外达孔窍肌肤,对风邪所导致的瘙痒、瘾疹效果较好。

3、肤痒颗粒可以祛风、活血,除湿、止痒。消化道溃疡者慎用,孕妇忌服。本药可以作为治疗荨麻疹的药物之一,但荨麻疹患者同时也需要接受抗过敏、抗组胺药物的治疗,建议患者咨询医师,进行系统治疗。

4、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夏昆鹏审核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