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草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1、绝大多数人会以为古人完全是靠亲身体验来发现药物功效的,但这种想法是错的。虽然历史上应该真的有“神农尝百草”那样的事迹,但那只是古人在发现草药功效的过程中最初、最原始的手段,在草药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就不常用了。2、人还“不是人”的时候,便有了医事活动的雏形。草药知识的起源是与猎取食物联系在一起的,是凭着人类的“本能”选择必须的物质充饥和治疗而产生的。因此说“药物同源”、“药...

1、绝大多数人会以为古人完全是靠亲身体验来发现药物功效的,但这种想法是错的。虽然历史上应该真的有“神农尝百草”那样的事迹,但那只是古人在发现草药功效的过程中最初、最原始的手段,在草药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就不常用了。

2、人还“不是人”的时候,便有了医事活动的雏形。草药知识的起源是与猎取食物联系在一起的,是凭着人类的“本能”选择必须的物质充饥和治疗而产生的。因此说“药物同源”、“药、食、医”与生俱始。

3、《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由《素问》和《针经》(又称《灵枢》)两部分组成。书中提到的药中有数十种,药方也不多。但对药物味理论和炮制方法及要求却有简要记论述。比如,指出五味和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辛入肺、咸入肾、甘入脾”。

4、这其中还包括“非医药论著”中记载的草药,比如《诗经》,其中记载3200多种药物,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的书。大多只记下药名,对各药作用记述甚少。《山海经》,记载药353种,包括动、植物和矿物等类药材。且对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效用等内容有所描述。是我国最早记述药物功效的文献,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被称为我国本草著作开先河之作。

5、汉代出现了《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37种。

6、这个时期及以前,确实是单靠人服用草药后的表现来发现草药的功效的。

7、但是在这之后,经过长时间大量的知识积累,关于草药发展提高系统理论后,便构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这时候,就不再单单依靠人使用草药来发现药效了。

8、一来,生命宝贵,医学人员更是难得的人才,若是每次都把著述医书药典的医生给毒个好歹,根本没那么多专业人才去送命;二来,像枸杞那样的草药,吃到饱未必能试验出它的具体功效;三来,这样逐个试下去太慢,草药学问也就不用发展了。

9、古人真的比现代的某些人聪明得多。

10、古人发现很多长得差不多的草药功效也接近,如歌谣谚语中记载:【中空草木可治风,叶枝相对治见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藤类缠绕蔓延,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对于久病不愈、邪气入络者,可以藤类药物通络散结,如雷公藤、络石藤、忍冬藤、青风藤、鸡血藤等。这个经验,也可运用至颜色、气味等多方面。虽然具体作用还需一点点深入研究,但大体上能初步确定草药功效。

11、古人使用草药【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也解决了一大批草药的初步功效判定的问题。如【血见黑即止】,是以黑色属水,红色属火,水克火的缘故。

12、这种办法,在古代医药学上称为【药象】,是一门相当深奥的学问。时至今日,不论中医西医,在发现新的含有药性的植物时仍在使用【药象学】进行套用。

13、还有,古人虽然不存在“化学”这个学术概念,但是很早就发现,许多草药互相之间会发生“制衡”,即现在所说的化学反应。古人把经过初步认定功效的草药,用浸泡、晾晒、水煮、火烤、研磨、酒泡等等多种方法来观察其变化,并将萃取出来的精华与其他药物放在一起观察反应,或用银针、试火砭之类的工具探测其反应,逆向确定草药的功效。最早使用这类方法的,便是“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开创了中医复方药的先河,著作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许多方剂至今仍被当代各版药典收载。

14、其后,医学上仍延续这种方式来探知草药功效。

15、梁代陶弘景著《神农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将药物按其自然属性分类,唐代李勣、苏敬等著《新修本草》,载药844种,宋代唐慎微著《证类本草》载药1746种,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收录药物越来越多,体系越来越庞大,结构越来越完整,却甚少出现医者试药而中毒的情况。

16、其实我个人一直觉得李时珍和《本草纲目》被抬得太高了。《本草纲目》绝大多数是收录前人结论,李时珍只是将其整理出来,投机取巧且不辩真伪,内容多有胡说八道之处。

17、当然,正因为这样的做法毕竟还是不够完善,历代都有医师亲身试药。例如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中未收载的有716种,在前有基础上,又冒着危险真正亲身试用了很多草药,彻底将大部分草药的功效做了定论。

18、现代药学随着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兴起,大大促进了药学的发展。其主要标志就是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尤其是20世纪以来,早期没有分科的药物,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先后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从而使药学分离出去。而且又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成为新的边缘学科。尤其是受体学说和基因工程的创立,为药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1、羊肚菌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羊肚菌是一种名贵的珍稀食用菌,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其营养保健价值高,蛋白质含量约为28%,含有18种以上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除常规的矿质元素外,还是确定的富硒产品。羊肚菌的生理活性物质包括多糖、多酚、蛋白水解物,以及γ-氨基丁酸、甾醇、呋喃化合物等,药用功效包括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抗癌、抗肿瘤、抗菌消炎、降血脂和保肝健胃等。

2、羊肚菌是一种名贵的珍稀食用菌,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其营养保健价值高,蛋白质含量约为28%,含有18种以上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除常规的矿质元素外,还是确定的富硒产品。羊肚菌的生理活性物质包括多糖、多酚、蛋白水解物,以及γ-氨基丁酸、甾醇、呋喃化合物等,药用功效包括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抗癌、抗肿瘤、抗菌消炎、降血脂和保肝健胃等。

3、在我国,南至海南,北到东北、新疆,东至江苏、福建沿海,西至西藏均有自然分布。羊肚菌形态多样,体积大小可相差10余倍;颜色从浅紫色、红褐色到黑色、浅黄白色、纯黄色均有;菌盖形态有长锥形、锥形到椭球型、球形。

4、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就有羊肚菌“甘寒无毒,益肠胃,化痰利气,补脑提神”的记载。贵州一些地方还有“常吃羊肚菌,八十满山走”的谚语,蕴含羊肚菌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我国不同地区对羊肚菌有不同的称呼,如重庆和贵州一带,称为“阳雀菌”。

5、关于羊肚菌药用功效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多糖、多酚、蛋白水解物等生物活性成分方面,包括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癌、抗肿瘤、保肝护肝和降血压等内容,且有大量民间案例佐证。

6、真菌多糖或多糖复合物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或杀死各种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没有这种毒害作用。因此真菌多糖被认为是非常好的抗肿瘤候选药物。羊肚菌起抗癌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糖、硒和有机锗等,其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对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7、羊肚菌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通过动物实验对羊肚菌水溶性多糖PMEP-1降血脂作用进行研究的结果,PMEP-1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对高血脂症、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1、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的全草,我国江南各省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药材以叶大、色绿者为佳。金钱草(christinaloosestrifeherb又名神仙对坐草、地蜈蚣、小茄、对座草、黄疸草、过路黄、一面锣、大金钱草、铜钱草、野花生、一串钱、遍地黄、金钱肺筋草、白侧耳根、铜钱花、大莲钱草等。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主要成分为槲皮素(quercetin)、山柰素(kaempferol)及黄酮类、挥发油等。具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之功效。本药内服煎剂用量30~60g。

2、甘,淡,平。归肝、胆、肾、膀胱经。

3、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主治湿热黄疸、胁痛、淋证、痢疾、肝胆及尿路结石、水肿腹水、痈肿疮毒。

4、金钱草含黄酮类成分,如槲皮素、异槲皮苷、山柰酚及其苷类。

5、(1)护肝作用:金钱草能使四氯化碳中毒性小鼠血清ALT活性明显降低,肝细胞坏死减轻,空泡变性、嗜酸性变、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血清及肝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使α‐萘异硫氰酸酯(alpha‐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中毒性小鼠血清TBil含量显著降低。

6、(2)利胆排石作用:金钱草有利胆排石和利尿排石作用,金钱草煎剂给大鼠灌胃能明显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金钱草冲剂对乙二醇所致大鼠泌尿系结石有预防及治疗效果。

7、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道感染、肝胆结石等。金钱草与茵陈、郁金、栀子、大黄等配伍,增强清利肝胆作用,治疗湿热黄疸、胁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