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止痛作用与功效

苦参为清热燥湿常用中药,此参非彼参,不可与滋补参类药同视之!苦参为豆科多年生草本。形态特征:根圆柱形,外皮黄色,茎秆绿色,有稀疏细毛。叶互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叶面绿色,背面苍白色。以无芦头,无泥沙杂质,无霉变为合格。以条匀,断面色黄白的为佳。苦参以根供药用,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可用于湿热所致痢疾、黄疽丶皮肤瘙痒、外阴瘙痒、滴虫性阴道炎、疮疡等证的治疗。可内服和水煎浓汁...

苦参为清热燥湿常用中药,此参非彼参,不可与滋补参类药同视之!苦参为豆科多年生草本。形态特征:根圆柱形,外皮黄色,茎秆绿色,有稀疏细毛。叶互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叶面绿色,背面苍白色。以无芦头,无泥沙杂质,无霉变为合格。以条匀,断面色黄白的为佳。苦参以根供药用,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可用于湿热所致痢疾、黄疽丶皮肤瘙痒、外阴瘙痒、滴虫性阴道炎、疮疡等证的治疗。可内服和水煎浓汁供外熏洗用。注意:无湿热者,阳虚及阴寒体质者忌服;不可长期服用,久服苦寒伤及胃及正气;苦参久用对肝功有损害。欢迎交流与关注,感谢阅读和热心点赞!

1、苦豆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sL.的根。

别名:秦头、扫雪苗、紫云英、山胡麻、西豆根、粉豆根、苦甘草。分布于华北、西北及河南、西藏。

治风湿性关节疼痛,四肢麻木,湿热痢疾,肠炎泄泻,黄疸,湿疹,咽痛,牙痛,顽癣,烫伤。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1、治湿疹,皮肤瘙痒:苦豆子根15~30g。水煎服或熏洗患处。

2、治痢疾,黄疸热病,狂躁:苦豆子根6~9g。煎汤服。

3、治烫伤:苦豆子根适量。研末,油调外敷。

根含槐根碱,苦参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定碱,槐根碱N-氧化物等生物碱。又含黄酮类及茋类化合物:苦豆根酮、勒奇黄烷醇,苍白粉藤醇,异补骨脂双氢黄酮,光果甘草醇,苦甘草醇即是槐属黄烷酮,苦甘草定等。

(3)对免疫反应的作用:抑制免疫作用。

(4)抗心律失常及正性肌力作用。

(1)苦豆碱注射液:用于急慢性肾炎及其他尿路感染、菌痢、肠炎。

蚜虫又名蜜虫,室外可不必理会,有很多天敌,包括寄生蜂、瓢虫、草蛉。打药的话反而杀灭了天敌昆虫。如果室内,建议使用药剂:苦参碱、藜芦碱等

为豆科落叶亚灌木。单数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背面有平贴柔毛。

总状花序顶生;花冠淡黄色,旗瓣匙形,翼瓣无耳;雄蕊10,花丝仅基部愈合;子房柄被细毛。荚果线形。种子3-7粒,黑色,近球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苦参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栽培为好。低洼地,盐碱地,不易种植。

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深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然后做成1.3米宽的高畦,等待播种。

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后,秋播在封冻之前。

分株繁殖:将苦参芦头按芽眼多少切成数块;每块有芽眼2—3个,作为繁殖材料。待伤口愈合后,按行株距65×5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种子繁殖:播前先将苦参种子放入50℃左右的水中浸泡10—12小时。然后按行株距65×50厘米点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出苗。每亩播种量2公斤。每穴放3—5粒种子。

苦参齐苗后,注意中耕除草。若规模种植应于苗前采用药田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防除各种杂草。干旱天气及时浇水,阴雨天气注意排水。

现蕾后,除留种株植外,应摘除花蕾,以防养份消耗。每年的立秋前后追肥一次: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公斤。冬季在畦面上撒施一层土杂肥。

苦参病虫害较少,如发现,按常规方法防治。

苦参一般于栽后2—3年的立冬前后,地上茎叶枯萎后采收。采收时,先割去地上茎叶,再刨出地下根,去净泥土,去掉芦头,晒干即可入药出售。亩产量300—500公斤。

苦参喜温暖气候,为深根性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为佳。山坡、荒地、沙滩也可种植。种植时,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堆肥或厩肥,捣细撒匀,或每亩加5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做底肥,深翻耙平整细,做畦。

苦参用种子繁殖,方法和种豆类作物一样,可条播,也可在荒地撒播,分春播和秋播,秋播于上冻前,春播从3月到5月中旬为好。平地播种每亩用苦参种子4公斤,荒山撒播亩用苦参种子5公斤为宜。按行距30-45厘米,开浅沟,均匀撒入种子,盖土1-2厘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20天左右出苗。种前可用水泡涨种子,利于发芽。苗后可喷除草剂二甲戊灵。苗高10厘米左右间苗,不拥挤为宜。

天旱及施肥后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雨季要注意排涝,防止积水烂根。苗期要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保持田间无杂草和土壤疏松、湿润,以利苦参生长。苦参生长旺盛,株高1米左右,茎直立,能与杂草抗衡,一生都郁郁葱葱。

苦参一般生长2-3年采收。在秋末或春初,挖出根茎晒干即为成品。

成株高150cm以上,上部多分枝。主根粗壮,圆柱形,直径可达30cm,味苦。奇数羽状复叶,具11-19小叶,长圆形或广披针形,全缘,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总状花序顶生并与顶部腋生,花瓣黄色或黄白色。荚果圆筒状,种子间缢缩成不明显的念珠状,棕黄色或棕褐色,成熟后不开裂,种子1至多数。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枯萎期10月上旬,年生长150-160天。

多生于山坡草地、平原、丘陵、河滩、灌丛中。从生境可以看出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各类型的土壤均可以较好地生长。根系发达,对水分要求不是很高,对光线要求也不严格,光照强弱对其生长影响不大,但生长于土壤湿润、肥沃深厚、自然肥力强的植株高大粗壮。

种子褐黄色或棕黄色,椭圆形,长4.8-6.0mm、宽3.5-4.5mm。光滑,稍有光泽;顶端钝圆,下端尖,腹面可见一褐色线状种脊,延伸至顶端形成合点,至下端连于种脐。子叶2枚;千粒重约50g;自然条件下贮存寿命为3年;适宜的发芽温度15-30℃。未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不高,30℃5天的发芽率仅为20%。

虽然苦参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但是由于根系较为发达,因此,种植地应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选地后翻耕,深20-25cm,耙碎土块,每亩施入1500-2000kg充分腐熟的厩肥作为基肥,做床,床上部宽60cm、高15-20cm,耙平床面。两床之间留作业道。

春播或秋播均可。秋播后需覆盖,否则土壤表面易板结,不利于春季出苗。秋播宜早不宜迟,种子成熟之后即可播种,最迟要在土壤解冻前播完。春播应在清明前后顶凌下种,此时土壤墒情较好,利于出苗。

秋播种子可不必处理。原因是冬雪融化后,土壤极其湿润,迫使种皮吸水,因此能够提高出苗率。但春播应对种子进行处理。因为种皮光滑致密,不易吸水。简单实用的方法是:用45-50℃温水浸种48小时,因为温水具有一定的极性,容易穿透种皮,吸水后使种子内部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从而提高出苗率至60%左右。另一种方法是在播种前的1个月将种子用湿沙层积处理,温度保持在10-15℃。

条播或穴播。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穴播较好。也有采用育苗移栽的,但移栽时较为繁琐。先将床面反复搂耙,按行距35-40cm、株距20-25cm开穴,穴深4-5cm,每穴播种4-5粒,覆平,稍镇压。每亩播种量1.5-2kg。

正常条件下播种后15天左右出苗。由于杂草生长较快,应及时清除,并适当松土。6月上旬进行根部追肥,以氮肥为主,促使小苗早期的营养生长;8月上旬再进行1次追肥,以磷、钾为主,加强复壮、促进根部营养成分的积累及越冬芽的分化;8月中、下旬培土1次,以促进越冬芽的形成和保护。中耕4-5次。北方地区春季容易发生干旱,应及时进行浇灌,以保证小苗的正常生长。由于种皮不易吸水或种子过度成熟及播种时覆土过深,有第2年甚至是第3年出苗的现象。

当年株高50cm左右,基本不开花,秋季植株枯萎之后将枯枝清理干净,加盖十层腐熟的畜粪,一是保护越冬芽,二是对第2年的生长起到追肥的作用。

在采收之前,每年均重复上一年的管理工作,同时去掉花序进行打顶,保证根部对营养物质的积累,以便获得量高质优的中药材。

苦参基本上没有严重病害发生。主要虫害是芜青咬食花序,发生时间为每年5月的上、中旬。防治方法:用50%的乐果800-1000倍液喷杀,1次即可见效。平时勤观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少量的可以人工捕捉,以便减少农残。

选取健壮植株的果实留种,一是加强水肥管理;二是适当疏花,去掉侧枝花序,同时对主花序去顶(1/3-1/4),以便获取饱满的籽粒。

当果实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或棕褐色时采收,稍加晾晒,人工或机械脱粒,除净果皮等杂物,晾晒5-7天,置通风干燥处存放。

种子繁殖2-3年可以采收,采收时间分为秋季和春季,秋季为植株枯萎之后采收,春季为植株萌芽之前采收。采收时先除去枯枝,再从一端采挖,挖全根系,除净泥土,剪去残茎和细小的侧根,晾晒或烘干,晾到七成千时扎把,再晾至完全干燥为止。

外观形状以色黄、味苦、粗壮、质坚实、无枯心为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