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药性与功效作用

1、蔓荆子,又称为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风,出自于《神农本草经》。其来源于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广东等地。2、蔓荆子其药性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主治筋骨中的寒热病症,如筋骨间的寒热、湿痹、拘挛等。具有清利头目,疏散风热的功效,属解表药中的发散风热药。临床上常应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齿...

1、蔓荆子,又称为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风,出自于《神农本草经》。其来源于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广东等地。

2、蔓荆子其药性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主治筋骨中的寒热病症,如筋骨间的寒热、湿痹、拘挛等。具有清利头目,疏散风热的功效,属解表药中的发散风热药。临床上常应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齿龈肿痛、头晕目眩。一般用量为5~10克。

3、蔓荆子成球形,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有灰白色粉霜茸毛,有纵浅沟四条,顶端微凸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有茸毛在其表面。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横切面可见四室,每室都含有一枚种子。气味特异而芳香。市场上常用无患子科植物倒地铃的干燥种子冒充蔓荆子,其外观与蔓荆子相似。倒地铃其种子也为黑色圆球形,但种皮革质,无蔓荆子的芳香特异气味而有坚果的味道,因此我们要懂得区分蔓荆子的真伪。

4、蔓荆子用于治疗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常与防风、薄荷、菊花、石膏等配伍;用于治疗头风头痛等病症常与藁本、白蒺藜、川芎、钩藤等配伍;治疗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不明,常与菊花、蝉蜕、龙胆、决明子等配伍;治疗风湿痹痛肢体挛急等症,常与防风、秦艽、木瓜等祛风湿药配伍应用;用于清利头目,常与黄芪、白芍党参等同用。其用到蔓荆子配伍的方剂也很多,如加味香苏散、芎菊上清丸、栀子胜奇散、益气升阳通络方、益气聪明汤、羌活胜湿汤等。

5、在服用蔓荆子时,我们应当注意的是,《本草经疏》中有提到“头目痛不因风邪,而由于血虚有火者忌之”因此,血虚有火所引起的头痛目眩者忌服蔓荆子;《医学启源》中有提到,“胃虚人不可服,恐生痰”,因此,胃虚者不宜服用蔓荆子,以免产生痰液。

6、其中也有一味药,功效与蔓荆子相似,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有祛风化痰、下气、止痛的作用。

菊花属辛凉解表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由于产地和花色及加工方法不同,又分为黄菊花、白菊花、杭菊花、滁菊花、野菊花等品种。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四川等地。

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几种菊花的不同特点:1、黄菊花长于疏散清泻,适宜头晕目眩,益气润肌,明目祛风,入血分;2、白菊花兼能清肝明目,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3、杭菊花长于清暑解渴,清火利咽;4、野菊花长于清热解毒,消肿,多于疔毒疮疡;5、滁菊花清风热最强;6、贡菊花长于养肝养颜。《本经》评价菊花:“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传统医应用:1、外感风热:常与桑叶、芦根、连翘、薄荷等同用。2、风邪头痛常与羌活、白芷、细辛、防风等同用。3、风热头痛常与川芎、石膏等同用。4、肝风内动头痛常与山羊角、钩藤、生地、石决明、白芍等同用。5、眩晕常与防风、天麻、当归、川芎、白芍、生熟地、枸杞、五味等同用。6、目疾:目肿痛流泪常与羌活、木贼、夏枯草、桑叶、蝉蜕、白蒺藜等同用。7、眼目昏暗常与杭巴戟、苁蓉、枸杞子等同用。8、视力减退常与石斛、生熟地、天冬、枸杞、山茱萸等同用。9、疔毒恶疮常用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银花、赤芍、丹皮、生地等同用。10、降血压:常与珍珠母、丹皮、生地、杜仲、夏枯草、罗卜麻等同用。11、心脑血管硬化病常与丹参、三七、瓜蒌壳、川芎、薤白、降香等同用。

常用量9一15克,水煎服。实证多用白菊;虚证多用黄菊;解毒多用野菊;保健多用杭菊;外用多用鲜叶。注意!食少泄泻者宜少用。近年发现菊花有以下保健作用:一、美容养颜。二、抗氧化。三、营养丰富。四、清净五脏、排毒。五、养肝、明目、醒脑。六、降压。七、改善动脉供血。八、降脂瘦身。作为四季养生用菊花泡水代茶饮用,春天多以祛风;夏天多以解暑;秋天多以平燥;冬天多以消火。保健可用杭菊、枸杞、冰糖、少许茉莉花茶同泡,适宜四季饮用。

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一叶轻舟85为你解答,感谢阅读和热心点赞。未经允许不得搬袭。

蒺藜味辛、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之功,常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等的治疗。成人日服推荐量一般为6-10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