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钩藤功效与作用

蝉蜕别名:蝉退、蝉衣、虫蜕、蝉壳、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儿、枯蝉。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触角多已脱落,复眼1对横生,略突出,透明。额部突出,上唇宽短,下唇延长成管状。胸部背面有“十”字形裂口,两侧具2对小翅;腹面有足3对,前l对粗壮具齿。腹部圆,具9条环节纹。体轻易碎。无臭,味淡。蝉蜕性寒,味甘。归肺经、肝经。具...

蝉蜕别名:蝉退、蝉衣、虫蜕、蝉壳、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儿、枯蝉。

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触角多已脱落,复眼1对横生,略突出,透明。额部突出,上唇宽短,下唇延长成管状。胸部背面有“十”字形裂口,两侧具2对小翅;腹面有足3对,前l对粗壮具齿。腹部圆,具9条环节纹。体轻易碎。无臭,味淡。

蝉蜕性寒,味甘。归肺经、肝经。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解痉、退翳的功效。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药理研究表明,蝉蜕含有角蛋白、24种氨基酸和大量的甲壳质、壳聚糖。有抗惊厥作用及镇静,镇痛、解热、免疫抑制、抗过敏、抗肿瘤等作用,还能使心率减慢。动物实验表明,蝉蜕对机体免疫功能和变态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水提液在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显示出高度抗肿瘤活性。

临床应用:用量3~6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用治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保健应用:1.蝉蜕、薄荷各30克,为细末,黄酒调服,每日3次,每服5克。用于治疗过敏性水土不服所致的皮肤瘙痒症。

2.蝉蜕、鸡内金、车前子等份为末,每日2次,每服6克。用于治疗利水消肿。

3.蝉蜕、胖大海、僵蚕等份,水煎服。用于治疗肺热声哑。

4.蝉蜕3克,芫荽、浮萍各9克,荆芥6克。水煎服,治疹不透。

5.蝉蜕、麻黄各4.5克,浮萍、槐花各6克,黄连、甘草各3克。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治疗荨麻疹、湿疹、药物疹、漆过敏。

6.蝉蜕45克,黄荆子15克,共研末,炼蜜丸,每日3次,每服6克,治过敏性哮喘。(发作,可增至9~12克)。

7.蝉蜕3克,薄荷3克,胖大海2个。或蝉蜕、诃子、石斛各3克,泡茶饮。或蝉蜕二钱,滑石一两,麦冬四钱,胖大海5个,桑叶、薄荷各二钱,泡水茶饮。预防声带疲劳而嘶哑。

8.蝉蜕不拘多少。为末掺在伤口,治疗破伤风以散毒。

注意事项:1.孕妇及体弱肢冷者忌服。2.常用量3~10克。

1、蒺藜,可以医先天之不足,又能治后天之所伤。这功效听起来似乎很厉害的样子,请随紫茵一块来了解一下吧。

2、蒺藜最早被收录在《神农本草经》中,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蒺藜味辛、苦,性微温,归肝经。因为蒺藜的治病效果比较缓和,不仅能治病,还能养人,因此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它还有不少别名,比较特殊一点的如旁通、止行、休羽、三角刺、野菱角、地菱等等,乍一看这些名字,是不是有点难和蒺藜这个药联系到一块去?

3、蒺藜味辛,辛味药擅长发散表邪和行气行血,蒺藜同样也是善行的。蒺藜是一种在地上蔓生的藤状植物,它的藤能在地上到处蔓延,它的果实又能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别的地方去播种,这些都是蒺藜善行的另一种表现。蒺藜又主入肝经,因此它擅长疏肝解郁,还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痛或乳汁不通、乳房胀痛之证。这个适应症和柴胡的类似,但又有不同。柴胡的辛散之力比较强,不适合长时间使用,否则就会伤害肝阴,而用蒺藜代替柴胡来疏肝解郁就不会有这种弊端。

4、蒺藜味苦,善于降泄,又走肝经,能平抑肝阳,如果您时常觉得头晕目眩,又有肝阳上亢的症状,那么就可以用它来治疗了。

5、蒺藜是带有刺的,一般带刺的药都有消肿的作用,就比如皂角刺,蒺藜也是一样。它善于退眼睛的红肿,又能疏散肝经风热,因而对于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效果明显。

6、蒺藜辛散苦泄,能发散风邪而发挥止痒作用,可治疗风疹瘙痒,对白癜风也有效果。

7、每样中药都有其自身的自然属性和作用偏向,我们通过中药炮制手段是能改善或是加强中药的某些属性或者作用的,对于蒺藜也是如此。蒺藜炒黄之后可以缓和它的辛散之力,而略微有补益的作用,可以与其他药配伍治疗血虚肝旺引起的头晕眼花、双目涩痛、手足麻木之症。而把蒺藜用盐水炙之后它就能入肾了,盐炙蒺藜既能平肝,又能补肾,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内风上扰之证。

8、需要注意的是,刺蒺藜发挥祛风散风的作用时,要消耗肝肺之气,也会耗血,因此气血虚弱的人一般是不建议使用的。另外孕妇也要慎用。如需用药还请先咨询医师,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9、以上就是紫茵的回答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觉得本文还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赞,谢谢。(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