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1、草乌是一种中药名,它的植物形态是毛茛科植物乌头或北乌头的干燥块根,主要产于我国东北和华北区域,在各地还有鸭头、药羊蒿、鸡头草等别名。2、该中草药通常于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用法有煎汤内服,或入丸、散;和研末调敷,或用醋、酒磨涂。但草乌是有很强的毒性的,如需内服,必须要经过炮制,而且在入汤剂时应煎上一两个小时,以减低毒性,煎煮时间越长,毒性越小,并且一定要...

1、草乌是一种中药名,它的植物形态是毛茛科植物乌头或北乌头的干燥块根,主要产于我国东北和华北区域,在各地还有鸭头、药羊蒿、鸡头草等别名。

2、该中草药通常于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用法有煎汤内服,或入丸、散;和研末调敷,或用醋、酒磨涂。但草乌是有很强的毒性的,如需内服,必须要经过炮制,而且在入汤剂时应煎上一两个小时,以减低毒性,煎煮时间越长,毒性越小,并且一定要遵医嘱,严格控制用量!

3、在《中国药典》中,根据中医理论和经验,将有毒的中药饮片分为“有大毒”、“有毒”、“有小毒”三类,草乌属于“大毒”之列。在民间,草乌又被叫做五毒根,也称之为“断肠草”。草乌之所以有毒,是与它所含的乌头碱有关。从中医角度来说,草乌味辛、苦,性热。归心、肝、肾、脾经。具有很好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寒湿痹痛、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症。

4、同时,由于草乌所含的乌头碱具有麻醉止痛的效果,可以用于缓解急性软组织损伤、风湿关节炎、头痛、牙痛等各类病痛。

5、因为生草乌毒性极大,所以在民间,此药一般为外用。如将草乌研末用酒或醋调敷,或泡酒之后涂搽,可用于治疗腰膝冷痛、肩周炎、骨质增生、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及瘀血肿痛等病症。将草乌用酒磨汁后外搽,还可治疗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等病症。但需注意的是,当皮肤有伤口或破损时,严禁使用此药。以上用法仅作参考!之前曾新闻报道,在云南某村多人因食用草乌炖肉,导致集体中毒,其中两人死亡。近年来,各地因食用草乌而导致中毒及死亡的事件并不在少数,所以如需使用草乌治病,一定要经医生诊断后对症下药并指导用法和用量!切忌自己私下盲目使用!

6、草乌中毒的现象先表现为口、舌、唇、面、四肢麻木,随即流口水、呕吐、烦躁、心慌、心率减慢或心动过速,严重的会出现瞳孔缩放、血压下降、呼吸痉挛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这些症状可在服食草乌后几分钟至半小时内发生,一旦出现口、舌、唇、四肢发麻及恶心、发慌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如果一时救治不及,应马上进行催吐,或大量服用甘草水或者绿豆汤来解毒。

1、一、熟地黄:甘,微温。人肝、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补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熟地黄有多种炮制加工品,主要分为清蒸和加辅料蒸,功效略有不同:

2、熟地黄:生地黄经过黄酒炮制后,药性由寒转温,味道由苦转甜,功效由清转补,主补阴血,并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药势、通血脉的作用,用于血虚证。

3、炒熟地:系熟地黄片炒至微焦为度入药者。功效与熟地同,咪甘性温,腻性稍减,宜用于温补方。

4、熟地黄炭:系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炮制方法用炒炭方法和煅炭方法。炮制为增加止血作用。功能滋阴养血,补血止血。用于咯血吐衄,便血尿血,崩漏,肠风下血兼血虚者。

5、姜制熟地黄:系熟地用鲜生姜汁和水适量喷匀后,微炒至姜汁吸干而入药者。古时多用,现已少用。各种痰湿不利者,需用熟地而嫌其滋腻时当采用本品为好。

6、砂仁拌熟地:系熟地片用砂仁末拌和至表面均匀挂有药末而人药者,此可防其性腻。今之医者为防其性腻,往往临证用熟地时,于方中适加砂仁而代之。

7、二、黄精:甘,平。入脾、肺、肾经。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咯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黄精又分制黄精与酒黄精:

8、制黄精:古代医家认为,黄精生用刺激咽喉,故大多经蒸制后入药,称熟黄精,亦称制黄精。尤以九蒸九曝后呈黄黑色、味甚甘美者最佳,称乌黄精或甜黄精。蒸制后既消除了对咽喉的刺激,又加强了补益作用。

9、酒黄精:系净黄精洗净后用酒拌匀,隔水炖制;或与酒、黑豆等辅材一同蒸制后切片晒干入药者,又称炙黄精。酒制可助药力而通经络,适用于肾虚精损、血脉不和之骨节疼痛,筋骨软弱者;亦可配伍秦艽、独活、桑寄生、杜仲等药治疗风湿痹症之肾虚者。另外,黄精一药性较滋腻,易助湿邪,酒制后得酒之辛散,补而不腻,为脾虚者所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