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菊花功效与作用

秦皮,又称为岑皮、秦白皮、(木寻)木皮、蜡树皮,来源于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秦皮是一味常用的清热燥湿药,分布在我国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山西、四川等地,常生长于山坡、疏林、沟旁。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有粗糙,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

秦皮,又称为岑皮、秦白皮、(木寻)木皮、蜡树皮,来源于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秦皮是一味常用的清热燥湿药,分布在我国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山西、四川等地,常生长于山坡、疏林、沟旁。

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有粗糙,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

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

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外表面灰棕色,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

若用本品加热水浸泡,其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本草汇言》中载:“秦皮,味苦性涩而坚,能收敛走散之精气。”

中医认为,秦皮药性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的功效。

在临床上常用其治疗湿热泻痢,赤白带下,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症状。常用量为6~12克。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忌用秦皮。

总的来说,秦皮用于治眼科,退翳膜,收泪出;用于治妇科,定五崩,止血带;用于治大方科(专门治疗成年人疾病的科室,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止虚痢,敛遗精;用于治小儿科,安惊痫,退变蒸发热。

秦皮临床用于治疗湿热泻痢、带下,常配白头翁、黄连、黄柏等药同用;

治湿热下注之带下,可配牡丹皮、当归;

治肝热目赤肿痛、目生豁膜,可单用秦皮煎水洗眼,亦可配桅子、淡竹叶水煎服;

治肝经风热、目赤生豁,可与秦芫、防风等配伍。

经药理学研究表明秦皮具有以下的药理作用:

秦皮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秦皮乙素对卡他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秦皮乙素、秦皮苷、秦皮素均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此外,秦皮还具有利尿、促进尿酸排泄、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血管、保肝等作用。

1、蔓荆子,又称为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风,出自于《神农本草经》。其来源于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广东等地。

2、蔓荆子其药性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主治筋骨中的寒热病症,如筋骨间的寒热、湿痹、拘挛等。具有清利头目,疏散风热的功效,属解表药中的发散风热药。临床上常应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齿龈肿痛、头晕目眩。一般用量为5~10克。

3、蔓荆子成球形,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有灰白色粉霜茸毛,有纵浅沟四条,顶端微凸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有茸毛在其表面。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横切面可见四室,每室都含有一枚种子。气味特异而芳香。市场上常用无患子科植物倒地铃的干燥种子冒充蔓荆子,其外观与蔓荆子相似。倒地铃其种子也为黑色圆球形,但种皮革质,无蔓荆子的芳香特异气味而有坚果的味道,因此我们要懂得区分蔓荆子的真伪。

4、蔓荆子用于治疗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常与防风、薄荷、菊花、石膏等配伍;用于治疗头风头痛等病症常与藁本、白蒺藜、川芎、钩藤等配伍;治疗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不明,常与菊花、蝉蜕、龙胆、决明子等配伍;治疗风湿痹痛肢体挛急等症,常与防风、秦艽、木瓜等祛风湿药配伍应用;用于清利头目,常与黄芪、白芍党参等同用。其用到蔓荆子配伍的方剂也很多,如加味香苏散、芎菊上清丸、栀子胜奇散、益气升阳通络方、益气聪明汤、羌活胜湿汤等。

5、在服用蔓荆子时,我们应当注意的是,《本草经疏》中有提到“头目痛不因风邪,而由于血虚有火者忌之”因此,血虚有火所引起的头痛目眩者忌服蔓荆子;《医学启源》中有提到,“胃虚人不可服,恐生痰”,因此,胃虚者不宜服用蔓荆子,以免产生痰液。

6、其中也有一味药,功效与蔓荆子相似,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有祛风化痰、下气、止痛的作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