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三首其二)》柳宗元•唐_译文鉴赏_翻译赏析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注释】:
①篱落:篱笆。烟火:指人家。这两句是说,篱笆把一家家隔开,傍晚时左邻右舍聚在一起交谈。
②庭际:院落边。疏麻:麻名。屈原《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王逸注:“疏麻,神麻也。”这里泛指一般的苎麻。方:正。寂历:寂静。
③尽输税:全部拿去交了税。机杼:指织布机。空倚壁:空空的靠在墙边。
④里胥(xū):乡村小吏。事:备办。
⑤峻:严厉。各言长官峻:指来的里胥是一批,他们各自都说官长严厉。文字:指文书。督责:督促,责备。
⑥后租期:延误了交税的期限。毂:车轮中心贯轴的圆木,这里是指代车轮。车毂陷泥泽,是解释“后租期”乃因车轮陷进了泥潭里的缘故。
⑦公门:官府。少推恕:很少酌情宽恕。鞭朴:鞭打。恣(zì):肆意,指肆意鞭打。狼藉:纵横散乱的样子。这里形容被打得血肉模糊。
⑧可惜:可怜。
⑨迎新:迎接新谷登场。唐德宗时开始分秋夏两季征收赋税,规定夏税要在六月交毕,秋税要在十一月交毕。新谷登场也就是交秋税的时候到了。在此岁:在这个时候。踵前迹:指踏着前人的足迹。这两句是写农民听了里胥的话之后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是说就要缴纳秋赋了,农民们生怕跟东乡一样,遭到鞭打。
【译文】:
烟火人家篱笆隔,相聚黄昏来谈白。
院边秋蝉叽叽叫,无风苎麻正寂寂。
收下蚕丝尽交税,空留布机斜倚壁。
乡村小吏夜到来,杀鸡煮饭备筵席。
都说官长心真狠,常有文书来责督。
车陷泥潭不能出,东乡交租稍延误。
官府从来不宽恕,肆意鞭打血肉糊。
千万备好田租赋,免得皮肉也受苦。
交纳新税就在即,唯恐重蹈东乡路。
【赏析】: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着“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优良传统。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不仅对民众的实际生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而且在感情上得以和普通劳动者交流和交融。《田家》第二首通过具体的催租场景描写,极其形象地刻画出了农民的悲惨遭遇、可怜状况和胥吏的狰狞面目。
诗歌的前四句描写的是一幅傍晚时农人交谈的图景。篱笆、庭院、秋虫、疏麻、人家。农人们劳动了一天,傍晚时分相聚一起交谈,一幅多么恬静的农家生活图景!可是,“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这就是农人们交谈的话题。那么,“秋虫鸣”、“方寂历”就不是农家的恬静的生活图景,而是一幅“聊就空舍眠”的冷清、凄凉、死寂的可悲情景,这里再次出现了“空”字和“尽”字,同样强烈地传达出农民心中的无限辛酸。已经到了“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的地步,但“里胥夜经过”,还要“鸡黍事筵席”。“夜经过”三字看来写得漫不经心,却正好说明了里胥们的骚扰已成惯例,毫不使人感到意外;“事筵席”三字同样深刻揭示了里胥们平日的作威作福,以及农民对他们又恨又怕的心理。足见官吏凶残的嘴脸。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封建官吏的憎恨之情。
“各言长官峻”以下八句,全都是里胥到来以后,对农民的训话。这些来催租的里胥,假借官长的威风,对农民进行威胁敲诈:东乡交租时,只因车子陷入泥潭出不来,延误了些交租的时辰,官府一点也不宽恕,把他们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你们如果不按时交租,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那么,摆在农民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你们赶快准备好秋税,到时免得皮肉受苦。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这结尾的两句表面上看是里胥“规劝”农民,如果不按时交税,就难免重蹈东乡的覆辙,不像“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那样凶悍,他们是在吃了农民的酒饭以后拐着弯儿用胁迫的语言来吓唬农民。农民在听了里胥的话以后,两股战战,不能自持。唐德宗时,开始实行夏秋两季征收赋税,规定夏税在六月交毕,秋税在十一月交毕。新谷登场也就是交秋税的时候到了,农民们在担心自己也会受到像东乡人一样的遭遇:“鞭朴恣狼藉”,“肌肤真可惜”。
在写法上,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简洁勾勒出邻里交谈时的情景和里胥催租时的凶残嘴脸,并用暗示和照应的手法,把农民交尽赋税以后“聊就空舍眠”那种一贫如洗的“秋虫鸣”、“方寂历”的可悲情景和里胥借官长的威风恐吓和敲诈农民的凶残嘴脸毫无遮掩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官吏凶残嘴脸的极大憎恶,创造了自盛唐李、杜以后,别开生面、高简闲谈的一派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