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百家姓
五行字典
姓氏大全
汉语词语
历史人物
历史典故
名言名句
最新文章
历史典故:《葵丘》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历史典故:《葵倾向日花》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历史典故:《窥一斑知全豹》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历史典故:《夔皋》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历史典故:《揆叙》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历史典故:《葵能卫足》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历史典故:《葵花向日倾》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历史典故:《窥其藩》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历史典故:《窥及肩墙》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历史典故:《况而愈下》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猜您喜欢
通途
“勤披莱子服,种汝奉高堂。”拼音出处和意思
吃树
史记解
商业票据市场
“暗里销魂缘底事,梦断天涯。”拼音出处和意思
“画梁青琐闼,珠帘毹氍厢。”拼音出处和意思
小猫惜春
童星在线
枢相
《睚眦》相关词语
历史典故:《睚眦之恨》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三国志•魏志胡质传》:“武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於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
2024-08-15
历史典故:《睚眦小忿》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2024-08-15
历史典故:《睚眦之私》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参见:睚眦之怨必报见“睚眦之怨”。《元史铁木迭儿传》:“恃其权宠,乘间肆毒,~,无有不报。”...
2024-08-15
历史典故:《睚眦之怒》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同“睚眦之怨”。宋 周密《齐东野语.巴陵本末》:“台谏李知孝 莫泽奉承风旨,凡平日睚眦之怒,悉指以从伪,弹劾无虚日。朝野为之侧足。”见“睚眦之怨”。宋周密《齐东野语巴陵本末》:“台谏李知孝莫泽奉承风旨,凡平日~,悉指以从伪,弹劾无虚日。”...
2024-08-15
历史典故:《睚眦之嫌》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参见:睚眦之怨必报见“睚眦之怨”。《旧唐书刑法志》:“~,即称有密,一人被告,百人满狱。”...
2024-08-15
历史典故:《睚眦之忿》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同“睚眦之怨”。《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此诸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滥入党中。”见“睚眦之怨”。《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此诸为怨隙者,因相陷害,~,滥入党中。”...
2024-08-15
历史典故:《睚眦之隙》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怒目而视的小怨,引申为小怨小忿。《后汉书.赵典传》:“今与郭汜争睚眦之隙,以成千钧之仇,人在涂炭,各不聊生。”睚:眼角。眦:眼眶。亦称“睚眦必报”,意谓瞪眼睛那样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见“睚眦之怨”。《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必报...
2024-08-15
历史典故:《睚眦之怨》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睚眦:瞪眼而视。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旧唐书.李子通传》:“性好施惠,家无蓄积,睚眦之怨必报。”亦作“睚眦之隙”。《后汉书.赵温传》:“今与郭汜争睚眦之隙,以成千钧之仇。”亦作“睚...
2024-08-15
历史典故:《睚眦之怨必报》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怒目而视,借指极小的怨恨)之怨必报。”别人发怒时对自己瞪一下眼,这样一个极小的怨恨也一定要报复。后因以“睚眦‘之怨’必报”用为形容心胸狭小,报复心强的典故。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
2024-08-15
历史典故:《万目睚眦》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
睚:眼角。眦:眼眶。睚眦:瞪眼睛。众人瞪目表示愤怒。《红楼梦》第五回:“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2024-08-15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