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字的含义
訾字的解释
訾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2
- 拼音:zī
- 繁体:訾
- 笔画:13
- 部首:言
訾字的寓意
訾这个字寓意丰富,给人以稳健、守信、正义、行动力、睿智和坚强的美好寓意。适合用作起名。
訾字的字义
☆訾 <动>
☆衡量;计量
☆考虑;希求
☆放纵
☆訾 <名>
☆通“赀”。钱财
☆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疾病
☆缺点
☆故子之所刺于礼者,亦非礼之訾也。--《礼记·檀弓下》
☆姓。如:訾陬(复姓)
☆訾 <动>
☆(形声。从言,此声。本义:毁谤,非议)
☆厌恶;极其讨厌并憎恶
☆指责
☆訾议
☆议论、指责人的缺点
☆无可訾议
☆衡量;计量
☆考虑;希求
☆放纵
☆訾 <名>
☆通“赀”。钱财
☆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疾病
☆缺点
☆故子之所刺于礼者,亦非礼之訾也。--《礼记·檀弓下》
☆姓。如:訾陬(复姓)
☆訾 <动>
☆(形声。从言,此声。本义:毁谤,非议)
☆厌恶;极其讨厌并憎恶
☆指责
☆訾议
☆议论、指责人的缺点
☆无可訾议
訾字的解释
訾:衡量;计量。
訾字的诗词来源
出自两汉的《日出入》:訾黄其何不徕下
出自两汉的《朱鹭》:路訾邪鹭何食?食茄下
出自两汉的《朱鹭》:路訾邪鹭何食?食茄下
訾字的康熙字典详解
【唐韻】將此切【集韻】【韻會】蔣氏切【正韻】祖似切,?音子。【說文】不思稱意也。引《詩·小雅》:翕翕訾訾。【徐曰】言不思稱事之意也。今文相承皆作訿。【爾雅·釋訓】翕翕訾訾,莫供職也。《詩》《釋文》引《韓詩》云不善之意。【朱傳】潝潝,相和也。訿訿,相詆也。 又【玉篇】毀也。【禮·曲禮】不苟訾。【疏】相毀曰訾。【管子·形勢解】毀訾賢者之謂訾。 又【集韻】本作疵。【荀子·不苟篇】正義直指舉人之過惡,非毀疵也。【韻會】疵毀字今文相承作訾毀久矣。 又惡也。【管子·形勢篇】訾食者不肥體。【註】惡食之人憂嫌致疾,故不能肥體。 又恣也。【荀子·非十二子篇】以不俗爲俗,離蹤而跂訾者也。【註】訾讀爲恣。跂訾,謂跂足違俗而恣其志意也。 又【廣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紫平聲。義同。 又【類篇】思也。【禮·少儀】不訾重器。【註】訾,思也。【唐書·李勣傳】臨時選將,必訾相其奇龎福艾者遣之。【音義】訾,思也。 又量也。【前漢·枚乗傳】舉吳兵以訾于漢。【李奇曰】量也。【商子·懇令篇】訾粟而稅。【註】量也。 又限也。【管子·君臣篇】吏嗇夫盡有訾程事律。【註】訾,限。程,準也。 又病也。【禮·檀弓】故子之所刺於禮者,亦非禮之訾也。【註】病也。 又【揚子·方言】何也。湘潭之原,荆之南鄙,謂何爲曾,或謂之訾。若中夏言何爲也。【註】今江東人語亦云訾爲,聲如斯。 又地名。【左傳·僖十八年】而後師于訾婁。【註】衞邑。又【文十六年】以侵訾枝。【註】楚邑。又【襄十年】楚伐宋師于訾母。【註】宋地。又【昭二十三年】單子取訾。【註】訾在河南鞏縣西南訾城是也。【路史】訾有二:西訾在維,東訾在鞏。 又姓。【前漢·功臣表】有樓虛侯訾順,又複姓。【潛夫論】訾辱氏,趙嬴姓也。 又與貲同。財也。【前漢·司馬相如傳】更名相如,以訾爲郞。【註】訾讀與貲同,財也。以家財多,得拜爲郞也。 又通作茈。苻茈,草名。【後漢·劉聖公傳】南方飢饉,人庶掘鳧茈而食之。【註】續漢書作苻訾。 又與觜通。娵訾,北方宿名。亦作娵觜。詳角部觜字註。 又【集韻】【韻會】?才支切,音疵。亦毀也。【正韻】才資切,音茨。義同。【莊子·山木篇】無譽無訾。徐邈讀。 又【正韻】同啙。【史記·貨殖傳】呰窳偸生。【前漢·地理志】作啙。【徐廣曰】啙窳,苟且惰嬾也。應劭曰:啙,弱也。師古曰:短也。 又【集韻】【正韻】?津私切,音咨。亦思也。 又【正字通】與咨通。【前漢·禮樂志】訾黃其何不徠下。【師古註】訾,嗟歎辭也。黃,乗黃也。歎乗黃不來下也。 又【集韻】子禮切,音濟。【博雅】諀訾也。 又【字彙補】宗吳切,音租。足訾,獸名。【山海經贊】見人則呼其名足訾。 【集韻】或作?,亦書作訿。【字彙補】又作?、?,非。
考證:〔【爾雅·釋言】翕翕訾訾,莫供職也。〕 謹照原書釋言改釋訓。〔【韓詩外傳】不善之意。〕 謹按此韓詩章句非韓詩外傳也。謹照原書改詩釋文引韓詩云。〔【左傳·僖十八年】從師于訾婁。〕 謹照原文從字改而後二字。〔【襄九年】楚師伐宋師于訾母。〕 謹照左傳原文九年改十年。楚字下省師字。〔【莊子·山水篇】無譽無訾。〕 謹照原文山水篇改山木篇。
考證:〔【爾雅·釋言】翕翕訾訾,莫供職也。〕 謹照原書釋言改釋訓。〔【韓詩外傳】不善之意。〕 謹按此韓詩章句非韓詩外傳也。謹照原書改詩釋文引韓詩云。〔【左傳·僖十八年】從師于訾婁。〕 謹照原文從字改而後二字。〔【襄九年】楚師伐宋師于訾母。〕 謹照左傳原文九年改十年。楚字下省師字。〔【莊子·山水篇】無譽無訾。〕 謹照原文山水篇改山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