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物种

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外来物种入侵、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气候变化等原因,世界上的生物多样性正以惊人速度遭受损失。其中,外来入侵物种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它是除生境丧失以外导致区域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重要的因素。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现代先进交通工具、蓬勃发展的观光旅游事业等等因素,为外来入侵物种长距离迁移、传播、扩散到新的生境中创造了条件,高山大海等自然屏障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小。一些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加快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损失,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造成巨大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损失。

外来入侵物种

1、全国外来入侵物种现状

外来入侵物种

根据对全国陆生、水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外来入侵微生物、无脊椎动物、两栖爬行类、鱼类、鸟类、哺乳类、杂草、树木、海洋生物等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共查明外来入侵物种283种,其中外来入侵微生物19种,如马铃薯癌肿病、烟草环斑病毒等;外来入侵水生植物18种,如水葫芦、互花米草等;外来入侵陆生植物170种,如紫茎泽兰、豚草等;外来入侵水生无脊椎动物25种,如福寿螺、苔藓虫等;外来入侵陆生无脊椎动物33种,如日本松干蚧、豌豆象等;外来入侵两栖爬行类3种,如牛蛙等;外来入侵鱼类10种,如大口黑鲈等;外来入侵哺乳类5种,如褐家鼠、麝鼠等。从调查结果分析,外来入侵物种中,一半以上是陆生植物,其次是陆生无脊椎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外来入侵水生植物位居第五。  外来入侵微生物一般是随引进的จ原木、幼树、苗木、花钵或土壤而无意传入的。  外来入侵植物中一半左右是作为有用植物而引进的,主要用作牧草或饲料、观赏植物、纤维植物、蔬菜、草坪植物或环境植物,后演化为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生产具有危害的入侵物种。  外来入侵动物中有些是有意引进造成的,主要用于养殖、观赏、生物防治,因野生放养或弃养,在野外形成自然种群,对本地动物区系和生产造成危害;也有无意引进造成的,主要是在贸易交流时,随产品混入我国,随后发展成为野生。还有的外来入侵动物随引进的树木接穗、苗木或盆景而传入。

2、全国外来入侵物种经济损失评估

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大类。

经对影响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四个门类的20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分析和计算表明,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国民经济有关行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98.59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160.05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47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87亿元;人类健康29۵.21亿元。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最严重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危害人类健康的外来入侵物种虽然种类不多,但经济损失巨大。对其它行业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资源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每年为1000.17亿元,其中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每年998.25亿元,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物种多样性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每年0.71亿元,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遗传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每年1.21亿元

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造成的总经济损失为每年1198.76亿元,约为144.8亿美元(以8.2788元人民币兑1美元计),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36{bf}。

3、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1)很多单位和个人对外来物种可能导致的生态和环境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外来物种的引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急功近利的倾向。有些地方和部门,盲目认为外来植物比本地植物好,因此在工作中不注意发掘本地的优良品种,而热忠于从国外引种,极大地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在外来物种有意引进的管理中,没有制定和执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制度。另外,外来物种只重引进、疏于管理,也可能导致外来物种从栽培地、驯养地逃逸到自然环境中而演化为具有入侵性的物种,造成潜在的环境灾害。

(2)我国涉及外来物种管理的法律主要有《卫生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尚未出台有关外来物种预防、引进、控制的专项法规,使得外来物种的管理缺少法律依据。现☃有法律在预防外来入侵物种的无意传入和疫情控制方面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然而检疫对象仅侧重于那些对农林牧渔业带来危害的危险性生物,对于那些可能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的潜在入侵性生物则没有予以重视。

4、建议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现依法管理

新建《生物安全法》,对外来物种风险评估、预警、引进、消除、控制、生态恢复、赔偿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特别要加强农业、林业、养殖业等有意引进外来物种的管理,并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的名录制度、风险评估制度,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增加有关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分析的内容。修改《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的危险性生物名录,增补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或可能构成威胁的潜在外来入侵物种。

(2)加强外来物种风险评估的能力建设

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物种入侵,往往产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从源头上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要做好潜在入侵物种的风险分析,特别要重视其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建立和完善外来物种的风险评估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和环境影响监测,完善外来入侵物种的检验检疫方法和手段。

(3)进一步加强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信息交流

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发生、发展和爆发的信息交流,要重视对境外外来入侵物种发生、发展和爆发的情报分析,建立数据库和早期预警系统,发布预警名录。

(4)加强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有关的科学研究

全面研究外来物种入侵的机理及其危害发生、发展和爆发的规律;研究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技术体系;研究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检疫检测、环境监Σ测和预测预报的技ว术平台以及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系统;研究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的可持续控制技术和环境友好组合控制技术。

(5)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意识

广泛宣传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的相关知识,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减少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有意或无意引进。

(6)加强财政投入,促进外来入侵物种防治

国家应从财政预算中拨出专款,用于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控制、清除、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

上一篇 兴凯湖松

下一篇 海南假韶子